《人山人海》:铁屋中的撕咬 (original) (raw)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从大陆公映版来看,《人山人海》的故事明显分成两大段落:哥哥四处寻找杀害弟弟的凶手的下落,以及哥哥找到凶手后与其在黑煤窑里的斗智斗勇。整部影片呈现出一种“少言寡语”的冷峻风格,不仅人物台词少,配乐也少(这使得片中的马头琴乐章显得既突兀又悠扬),而对于生死情爱这些人生中的重大命题,《人山人海》都采用了“旁观”的姿态,表达时尽量克制住情感的起伏,从而给全片赋予了一层冰冷的叙事语调。
影片的灵感来自于真实的社会新闻,弟弟被杀了,凶手逃遁,警方一时没有头绪,哥哥此时就担起了寻找凶手的重任,最终千里追凶,成功的将凶手绳之以法。当然,从新闻到电影,二次创作已经给《人山人海》完全独立的品格,没有必要再去比照故事原型。
套用文学界的热词,《人山人海》其实也完成了一次当下中国的“底层叙事”,片中把视角聚焦在农民工的生存状态上,不加矫饰的将一幅逼仄、压抑的底层生活图景纳入到了银幕影像中。为了找寻弟弟的下落,哥哥一开始只能大海捞针式的游荡,当镜头跟着他在城市里的农民工聚居处一间间逡巡时,这些反映城市贫民们生活样貌的画面赤裸裸的闯入我们眼帘,对于习惯了在大银幕上追寻视觉愉悦的普通观众而言,不啻遭遇一次审美经验的打击。
与极端民粹主义者所鼓吹的不同,底层民众并不具有天然的良善品格,他们之间其实也充斥着欺骗、阴谋甚至凶杀。哥哥的一个农民工好友假心假意的收留他,为他打探凶手的消息,实际上却是伙同他人骗取哥哥本就可怜的钱财;哥哥去找自己的前女友,观众这才得知,原来哥哥曾育有一子,但他现在抛弃娘俩,完全没有承担起父亲和丈夫的责任;哥哥前往村里寻找“大仙”的帮助,这位民间的通灵者只得向哥哥坦诚,自己都是搞些坑蒙骗人的小把戏,不可能找到有效的信息。
新闻原型是个很有意思的人物,一个农民工能迅速建立起自己的消息网络,甚至连警察都做不到的事,他居然做到了。不过从公映版的《人山人海》来看,这一点交代得并不清楚,观众们无法了解这位哥哥找人的绝技到底在哪——严格来说,叙事逻辑在这里亟待厘清。
凶手在一家黑煤窑打工,于是哥哥也去了。这构成了影片后半部的叙事主体,黑煤窑是一个暗无天日的处所,在这里工作的农民工与奴隶无异,他们基本的生存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对哥哥来说,让外界了解黑煤窑的存在是最重要的,要不然,他只能在这里与凶手一同被“监禁”起来。凶手很冷血,哥哥只好吞了一只打火机制造了一次爆炸事故,让黑煤窑毁于一旦,同时制造了抓捕凶手的契机。
黑煤窑是一个绝妙的隐喻,对于那些生存在“铁屋”中的底层来说,由于缺乏向上流动的机会,他们在相互间只能做霍布斯意义上的相互撕咬,凶手也是底层民众(片中简略交代了凶手赤贫的家庭状况),甚至沦为了黑煤窑奴工,但他为了一辆小摩托车,就能残忍的杀死一个素未谋面的青年。
不过,底层总是失语的,我们能看到的表现底层的文艺作品,都是对底层的歪曲,《人山人海》也不例外。
(刊载于《南方人物周刊》2012年8月13日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