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虚无,《云图》的“反动” (original) (raw)

这是一部野心很大、结构新奇的电影,在技术上的创新可圈可点、并势必会影响到日后的电影创作;可是在思想的完成度上,没有超过龌龊司机过去的两部神作——MATRIX与V。
影片很好看,但没有好到令人热血沸腾的地步;但在意识形态上,出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有些问题比较明显。比如,在一个女权主义者的眼中,影片对于女性角色的塑造令人失望:在关于能源公司调查的故事中,女记者(哈里•贝瑞饰演)的正直、执著、对真相的勇敢探究,被多次强调是受了她“父亲”的影响;而在克隆人的故事中,星美的觉醒和抗争明显是在一位男性革命者的爱情与引导下完成的(更不用说所有的克隆人都被描述为年轻貌美的女性);最后一个故事里,哈利•贝瑞出场时的定位是高超的“先知”,却莫名地在与汤姆•汉克斯饰演的男主角的交往过程中逐渐褪去光芒和力量,最终安于贤妻良母的定位——编导的潜台词似乎是:无论如何,她终究只是个“女人”。
另一些问题,没有那么显见,但在我看来更为严重——那就是编导的历史观。

如果要寻找一个关键词归纳影片的主题,那么MATRIX的主题应该是“真实”(而不是“技术”或“霸权”):究竟什么是真实?人们如何才能确定“真实”?“真实”与“虚幻”的界限在哪里?人们是否可以在“真实”与“虚幻”中进行选择?如果可以,那选择的权限有多大?……这些问题是该片激起的哲学讨论中最令人兴奋的一部分。“欢迎来到真实的荒漠”,成为全片最令人难忘的台词。
V的关键词更好找:政治。影片几乎罗列了所有“现代”之后的重要政治思潮:极权主义、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犬儒主义、乃至恐怖主义。我对该片尤其欣赏的一点是,它对几乎所有政治观(除了极权主义)的呈现,都留下了足够的讨论和批判空间;与此同时,编导本人的政治态度又通过娜塔莉•波特曼所饰演的女主人公进行了完整充分的表达:希望,是唯一的出路。
而《云图》的关键词,很难确定。有些人认为是“抗争”,有些人认为是“自由”,有些人认为则是“轮回”。但无论如何,这是一部与“历史”息息相关的电影,它在历史进程中截取六个时段、诉说六个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的故事就证明了这一点。然而,让我困惑的是,影片所截取的历史时段如此明晰,但表达的历史观却如此隐晦。

首先可以明确,《云图》这个故事与现代世界最为主流的历史观、即所谓的“进步史观”,是格格不入的。无论是欧洲启蒙时代诸位大牛对于理性进步的坚定信仰,还是马克思“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历史分期,持进步史观的人们,都相信社会是发展的,历史是进步的,人类世界大体上处于一个不断上升的通道上,从早期的蒙昧、野蛮、悲惨,迈向未来的和谐、公正、美好。
而在影片中,属于“后期”的人类社会,并不比“前期”更公正、或更美好。罪恶始终漫溢,无论是奴隶制、核阴谋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对特定人群的歧视和压迫始终存在(不管是对黑人、同性恋者还是克隆人),甚至因为技术的发展而更为严酷。在六个历史时段的“最后期”,人类社会甚至退回到了野蛮时期。六个故事的影像风格,从理性人道、浪漫唯美,到暴力杂乱、黑色荒诞,直至最后的残酷与蛮荒。这样的一种叙事,是对进步史观的鲜明反动。

如果把最后一个故事解读为“末世”(至少是人类在地球的末世)的话,那编导似乎在借鉴基督教的历史话语。但显然,影片所描绘的“末世”与《圣经》上的《启示录》完全不是一回事儿:没有耶稣的再来,没有封印的揭开,没有最后的审判,也没有尘世的毁灭——地球依然存在,只是成了人类新住地的夜空中一个美丽的蓝点。
但话说回来,这个故事里还是有些《启示录》中的元素:男主人公生活的村庄最后毁于大火,雨果所扮演的心灵恶魔也很有点撒旦的味道。这就牵涉到我之前所说的“晦涩”:影片似乎有着各种明确的能指,但其所指含混不清。

比如,它是不是有一点黑格尔历史观的意思?——历史是巨大的精神力量间的永恒斗争,这些精神有时体现在制度中,有时则体现在高出一般人的个体身上。乍一看,似乎有点道理;六个故事中,那个身上带有“彗星”记号的主角,难道不能理解为黑格尔所描述的、贯穿于人类历史中的“精神”么?和他们相比,周围的人,难道不是黑格人所嘲笑的、平和而愚蠢的平庸之辈么?
但有个关键的、决定性的不同。这些“彗星”主角纵然是各自的故事中最敏感、最具天赋的个人,也发现了他们所处时代特定的社会问题,但他们并不具备黑格尔所强调的、足以改变历史的伟大力量,更没有把握和支配黑格尔所谓“历史规律”的作用;他们并没有认知时代的“整体”,也不是“整体”的领袖;他们没有“高人一等”,而只是“与众不同”。

还有被中国观众讨论最多的,影片与东方的轮回史观之间的关系。毕竟,从叙事结构来看,这六个故事(偏偏是六个!)很容易被理解为不朽的灵魂在不同时空下的轮回转世,导演使用同一批演员在不同故事中上演化妆奇迹更是加重了这种效果。
轮回与因果是息息相关的。所谓“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你在这一世的修行,决定了你在下一世的业报,用影片中的原话就是,“每一桩恶行,每一项善举,都会决定我们未来的重生”;如果这一点不能成立,那么这种宗教学说便失去了伦理和教化上的意义。
影片中,轮回与因果之间的关系确实有所体现,但被刻意地局限在个人关系、确切的说是男女关系上:汤姆•汉克斯在第三个故事中的牺牲,换来了最后一个故事中与哈里•贝瑞的相守;如果我们无视编导对时空次序的打乱,那也可以认为克隆人故事中男女主角的共死,换来了他们在第一个故事中的同生。
问题在于,这部电影的重点在于宏大的历史叙事,而非男女之间的小情小爱;影片也没有在任何地方提示,爱情是世间的罪恶、不公、强权、阴谋的救赎之道。于是,所谓的轮回史观,只能说圆影片故事中有关男女情爱那小小的一部分,而在解释全局时软弱无力。六个故事之间的衔接与呼应,甚至能读出一些对因果论的嘲笑,比如发出底层呼喊的星美,竟被后世想象为一个部落神明;在神圣的光环下,她所道出的真相、她所代表的革命、她所呼唤的精神早已随风而逝。而雨果所饰演的角色,更是完全脱离因果轮回之外,永恒“反面”,不受业报,比那些“彗星”主角更像黑格尔所描述的“世界—历史人物”。

总而言之,这部有关历史的电影,却没有道出创作者的历史观;它触及古往今来不同的史观,但其实只取了那些观点的表象和符号。最终,影片对历史投射出的是一种虚无主义的态度:一种无所谓进步或退步的虚无,一种末世并非启示的虚无,一种有因未必有果的虚无,一种上帝掷骰子的虚无。
虚无主义当然不是不可以,但问题在于,影片在具体的每一个故事中,在刻画个体在不同情境下的抗争和努力时,都那么明确,那么用力,那么激情四溢。宏观上的虚无,与微观上的坚定,这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让身为观众的我不得不困惑:如果贯穿历史的个人抗争并没有实质性地推动人类或人性上升,那么抗争的意义在哪里?如果人类社会最终会不可避免地退回到原始野蛮的状态,那么文明的意义在哪里?而如果编导只是想弘扬那些“彗星”的个体价值,又为什么要让星美说出“我们的生命不是我们自己的”这样的话语?莫非,编导最终想要表达的,是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
也可能,这种虚无,这种反动,是编导在深深思考之后,无奈而又城市的表达。毕竟,相比于这种真诚的虚无主义,那些目标明确的历史形而上学,更为可怕。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