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灵性与神性、绝地求生的向内通透的人 (original) (raw)

初读王文兴《家变》,并未觉察他意在做一场纯文字的革命性的实验。家变无论题材还是行文,都足以让我不禁兴奋万分。一位出走的老父,一个叛逆却也不断挣扎的儿,毫无经验也向往的台湾小城,以及逐渐编织起来的精巧和破碎的回忆……尤其是孩子不断打断的幻想、欲复仇而无所依的绝望、低低的视角细细碎碎、那只被母亲钉死在墙壁上的炫丽的彩蝶。范晔竟然逐渐向读者的童年合拢,全书的安排成为诉诸创伤的手段,最终的结局甚至也不痛不痒。可偏偏是所有这一切,成为这部伟大作品的开端和结尾。

《寻找背海的人》更是将全部粗浅的个人阅读体验立体化。尤其是王文兴低沉的男中音,一字一顿朗读着自己的文字,尤使得文字本身附上一种魔力。一种带着灵性和神性的、向内而非向外的单纯又厚实的魔力。且不论“文字实验”的艰苦,王文兴自身早已成为一种“探求”的符号。他、他的精神与他的作品,全部合一,严丝合缝,完美的整体。

文字的实验,包括对于汉语语言秩序的颠覆,意象的出奇紧凑,各地方言的掺杂,口语书面化,音律的抑扬,文字背后精神的传达……凡此种种,都是其文字实验的主要部分。他的文字世界,于是乎是一个紧凑的、张弛的、范特西的世界。这个世界并不容纳所有读者,而是部分读者,那些能够在细密的心理刻画之后还能够持续阅读并欣赏这一切的人。正如片中王文兴自己所言,长篇的创作必须保持作者本身的一贯和恒定。而这也恰恰是情绪易激动的散文和诗歌创作者无法企及的。

这样一位伟大的实验者,无论其实验成功与否,至少所幸的是他的实验和抱负能够为人所知。他的文字,哪怕是争议,也至少是能引起关注。相较于作者孤坐案头,苦行僧一般的创作过程而言,确实是另一种愉悦了。如同纳博科夫26岁创作的处女作《玛丽》所展现出的天才想象和对文字和情结的掌控,大师的出现大多都有一种征兆,他们能够把控生命的节奏,能够知晓自己所向,并恰到好处地与这个世界保持距离。王文兴亦如此。他同这个世界的距离亦近亦远。近到哪怕一次出门都是一种洗练,日常生活中的点滴都成为写作的灵感;远到同这里的人保持着不必见面的风格,过多的解释和名誉似乎都是一种消磨。

一直觉得那些自绝生命的人是不懂得如何保持这个世界与自己距离的人。于是人需要神,需要文学,需要艺术。这些庸俗世界里最浪费的“空洞”,其实是一种填补。

王文兴实现了这种填补,通过他的文学世界,通过他的修炼与造化。可是我们,如何同样实现这种填补呢?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