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是对日常生活的渴望 (original) (raw)

老炮儿六爷在北京颐和园北门的野池子上倒下了,我坐在合肥一处孤僻新区的午夜电影场的椅子上燃了。今天是跨年,月亮如弯刀,也许再也没有清澈的城市与月光普照,但那一刻人心是透的。

首先,论一场值回票价的演出。商业中心电影院的低价票兴许真的能拉动消费,就在各平台厮杀竞争的同时,又摆出一副繁荣电影院线的姿态,鼓励各种约会观影,大人拉小孩,在看到许晴露出一对酥胸的时候还要急忙把眼睛遮上,一副准备随时涨价坐吃江山的架势。这不是《妈妈再爱我一次》的时代,是大人们和小孩子抢着看动画片的时代,是人们渐渐把去电影院看电影当做刚需的年代,就如同吃肯德基。

是的,我相信不会有小孩在看完《我的少女时代》后想长大了要拍电影,如果拍也是拍电视剧啊!但是哪个小孩看完了《老炮儿》说“我以后要拍电影!”,我倒心存“歹”念,将来遛狗饭后会在大荧幕上看到更多如此动心的作品。

现实是什么?现实就是钱,票价是我的底线。当我从所谓“白领”被罚出局后,再没有阳春白雪的感慨时,一张票子的钱是我买乐子的钱,纵然有火眼金睛还是会被骗,被所谓营销同行骗,甚至被豆瓣骗。虽然人活世上,就要有愿赌服输的精神,老炮儿说“兵来将挡”,但是2015的院线烂片兵可真是不少,兵中奇葩就是《我的少女时代》,简直是掉渣的烂,说我看过简直伤心太平洋。好片如何圈钱,就得看看《老炮儿》。

初看预告片以为这是年轻演员主打的圈钱运动,宣传方立的广告牌都是吴亦凡一张长长的瓜子脸,曾经疑惑这小弟弟的脸除了摆臭还能干嘛,看完《老炮儿》才知道他还能像模像样地淌眼泪。其他的年轻人如李易峰就是打酱油的,表现不如红色名车(啥名儿?)。许晴从医院跑出来的长镜头看得想让人想跟在她后面追着骂:“你丫儿王八蛋,你还有没有良心,滚你丫的!”这里面的爱情,真的让人捏把钞票。就更别提冯导和张丰毅,他们是在演吗?

画面,节奏,那段超现实的鸵鸟奔让人快化了,BGM可以用来无限循环,末了的《花房姑娘》怎么就那么搭,从来没有发现这么好听过,导演你是哪儿来的,消化了多少东西,看多多少日本电影,平时怎么观察生活...千言万语一句话:期待您有新的好作品。

情感价值上——这是我私人的演绎,因为通常会说话的电影也讲道理,渗透主创们的价值观,所以挑些上了年纪的导演作品看,多会有些心得。这些道理,平常人不讲。我看李安和龙应台的访谈,有位小朋友问李安关于失败的问题,龙姐大概会应付,年轻人失败是成功的奶水,多失败几次总会成功的。但李安的大致回答是,不可以放任自己失败,他深探到提问小孩的内心,感同身受的给出意见,如果一直失败恐怕会形成惯性。现实生活之残酷,不是所有人都注定成功,想必李安心中成功的定义也和当时在座的人不大一致。

李安选择并且注定用电影来表达自我,在这些伟大的电影作品中我吸收到的就把它称之为“情感价值”。说到底我觉得世界是感性统治的,因为大概少有人会在理性控制中成为杀人狂魔。虽然这是需要斟酌的概念,但很有趣。

以燃烧的生命来刺激你,而不是像娄烨一样用刀剌开你,或者像侯孝贤试图晕染你,《老炮儿》看着有点像生活在日本的北京武士道,追求绚烂,美。生命可以很轻也很重,回到原点是源于爱与崇拜。

现在人的生活,《老炮儿》亦有染指,关于梦想。老六问儿子二十几岁的人了,想干什么,李易峰说想开酒吧,这不离经叛道吗?梦想是什么,是对日常生活的渴望,是想有聊得来的人在身边,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总以为小屏幕更能让人耐心看电影,或者说记得住电影。往往很多好电影也只能在小屏幕上看。相信在我们的电影史上会有《老炮儿》的一席之地,这部电影值得怒打六颗心,顺带煽那些烂片一耳光!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