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雷帝 Иван Грозный (original) (raw)

我要写影评

伊凡雷帝的影评 · · · · · ·( 全部 15 条 )

Vokobaniram 2016-12-02 07:24:45

斯大林与电影《伊凡雷帝》创作人员的谈话记录

我们应召来到克里姆林宫时已将近晚上11点钟。10点50来到会客室。11点整波斯克列贝舍夫同志出来领我们去办公室。 在办公室的最里边坐着斯大林、莫洛托夫、日丹诺夫同志。我们进屋后同他们打过招呼就坐到了桌边。 斯大林同志说: 你们写了一封信。今日答复有些迟了。本想作书面... (展开)

一粒家田米 2011-04-06 10:34:29

入戏太深的后果——小议爱森斯坦去宣传化的大作

爱森斯坦(Eisenstein,Sergey)在人生的末尾拍出的力作,本是接受斯.大,.林的一项政治任务。 斯.大,.林想让他拍一部反映沙皇残暴的政治宣教片,但随着爱氏学习的深入,以及1942年片厂搬迁至阿拉木图,他有时间做深刻的反思。 E最终把这部影片拍成了兼有自传性质、领袖传记和解... (展开)

Hendrick Z 2012-12-31 23:43:35

爱森斯坦的恐怖杰作

因为被POB的芭蕾《伊凡雷帝》激起了兴致,把多年前看过的电影《伊凡雷帝》又翻出来看了一遍。爱森斯坦以其蒙太奇理论而闻名,他的《战舰波将金号》据说是运用这一手法的典范,我并没有看过。就《伊凡雷帝》而言,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却不是蒙太奇,而是爱森斯坦对面部特写、阴影及... (展开)

nikomiu 2006-12-27 12:19:40

光影大师以及…

这部片子给我的感觉最强烈的就是它的光影的运用。有些镜头赋予伊凡以一种神性,很多处让人联想到基督。由于年代原因,片子的虚实手法和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有很大差距,很戏剧化的表演给人以一种新鲜的体验。不过片子中对斯大林赤裸裸的吹捧让人汗颜……道具之强无可比拟,深以为... (展开)

最幻想 2016-06-14 00:24:49

伊凡雷帝

谢尔盖·爱森斯坦后期被安排的政治类影片,作为俄国第一位沙皇,铁血强硬的统治得以统一祖国的模式是斯大林要借以进行宣传的政治潜台词,爱森斯坦在第一部作品里大体比较好的完成了使命,对贵族的腐败及列强的欺侮做了强烈的批判,而对于伊凡四世的性格除强硬冷酷之外的残忍阴... (展开)

李小某 2016-06-02 16:14:31

可怕的伊凡

伊凡四世是个富有才智、英明能干之人,其活动特点是具有远见和坚定的目的性,并具有进步的性质,伊凡四世在沙皇俄国的开国史上占有非常特殊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另外一方面,此人生长在阶级斗争和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极其复杂的环境中,自幼即养成意志坚强和冷酷无情的性格,有很强... (展开)

barryk 2011-11-03 14:39:16

极度个人化的影像风格

很显然,Eisenstein对于黑白光影的痴迷几乎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他将这种充满无穷魅力的影像风格完美的融入到了对于主角(伊凡大帝)的“性格分析”中去。 影片中的伊凡大帝,是“救世主”?(有趣的是,伊凡大帝在电影中的形象本身就酷似“上帝”)。还是暴君? ... (展开)

靡夜蔷薇 2021-06-15 09:45:01

这不就一个苏联版莎士比亚大杂烩?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所以全世界所有演员端起舞台腔来都自带中二调调嘛,全程“表情包”,你们都还记得自己在演“高大全”(好吧其实也不那么“全”)帝王传记,而不是喜剧嘛哈哈哈哈。虽说有来自审查和zz的压力,但老实说爱森斯坦也不是没接过ZZ任务片啊,人家成名作《罢工》和《波特金号》哪个不... (展开)

他他 2021-05-04 13:44:46

[Film Review] Ivan the Terrible, Part I (1944) and Part II (1958)

Eisenstein’s two-part historical biopic of Ivan IV of Russia (1530-1584), it is his swan song, commissioned by none other than Joseph Stalin himself. Intended as a trilogy, the project’s third installment was scrapped after Part II enraged Stalin (why? th... (展开)

小导演儿 2019-12-12 12:49:39

光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文章首发微信公众号【小导演儿】,转载请说明出处 。 墙上光影与下面小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墙上光影特写,与下面小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墙上光影说话的嘴在动 光影压迫下面地球 S曲线全景 S曲线远景 S曲线 S曲线近景 近景大特写的人物与远景人们形成强烈对比。显示皇帝伟大,人民像... (展开)

> 更多影评 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