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方的《遇见我》 (original) (raw)
假若我们把一勺子食盐加入水中,过一会儿,我们发现食盐不见了;
然而严谨求实的化学告诉我们,所形成的溶液,是混合物。
如果我们把曹方扔到音乐的海洋里,过一会儿,我们发现,曹方不见了;
我愿意,也有理由相信,曹方和音乐充分化合。
初识曹方,不是《黑色香水》专辑。或许,这张专辑太悄然,太低调,太隐秘——而未能进入我本就狭隘的视线。
然而,在诸多音乐的欣赏鉴别中,惊喜地发现了这个单名“方”的女孩。秦海璐《下一站风景》、安又琪《梦想》、陈倩倩《深海的心》……或许,这只是一个同样狭窄的记录,但她的才情已可尽览无疑。
一个在西双版纳长大的汉族女孩。与自然卷的清亮轻松不同,她的曲子里有种非常纯粹的气质,听多了使人迷醉,我仿佛感觉她的音乐里,有我的某种认同感。对于她,与其称其为“歌手”,不如称她为“音乐人”。与其称她为“音乐人”,不如称其为“ICY”。她有着突出的创作才思,自然有人把她和绮贞并论。她说,何必如此,那是对人家生活的打扰。这是一种很出色的心态。而她令我折服的,亦在于她悠闲自得的生活方式,在于她天真自然的性格取向,在于她作品中那份简洁明快的潜质。一直在想,当在艺术的创作上超脱了某种境界之时,是不是即会归回到这份简单里。而这份心境,乃是一种升华。
二零零五岁末年关,报纸刊出了曹方新专辑推出的消息,并在一旁附上了专辑的封面图片。定神细视,只见一位衣着素雅恬淡的女孩,梳着深邃的刘海,手中持着一只洋娃娃,却似乎极不情愿地望着镜头。
正巧,过了几天,即在音像超市中听到海口音乐广播对于新专辑主打《遇见我》的放送。歌曲直接以人声引入,随后的引奏及结奏也全然由人声唱调,给予听者似曾相识的新鲜感。和谐的音律伴着清新的调子,却彰显曹方另类的风格。
当收音机里的歌曲进行到“在记忆的慢车里穿梭……”一段之前,突然听到身旁一位女生迸出一句“经典”之语——
“这歌怎么尽是伴奏,都没听见人唱啊!”
言出,身旁的人们都愣着,女孩却下意识地捂住了嘴巴,大家才纷纷露笑。笑罢,我才惊人地发现,曹方就这样与音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没人再可以把她们区分。
对于这个情绪化的八十后女生而言,《遇见我》不是开始,也不是全新的尝试——而只可以说是一种延续。年少的她不轻狂,现时的她不老成。她过去所想,也正是现在所思:“我想要过安静的生活”,她俏皮地说:“只要给我一个狭小的空间写写划划,哼哼唱唱就足够达成。”
词和曲是两方有着相异点却没有对立面的艺术。对于曹方而言,独揽整张专辑的词曲创作最大的意义在于心境情感自由无阻的表露和抒发。当然,实现的途径可以五颜六色。
《城市稻草人》是曹方个人力荐的曲目。在本曲中,曹方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气声进行演唱。与当今娱乐圈广泛运用的真假声转换相比,这是曹方在个人音乐创作手法以及唱风的多样性上进一步的突破和收获。
气声使用于朦胧意境和思想感情的刻画,而纯净的声线则适用于情感全面的表露。《ICY是淑女》一曲即突出地表现了女儿对父亲诚挚的孝心以及父亲对女儿拳拳的爱。在本曲中,自首次副歌的引入起,便始用了和声。在本张专辑中,所有的和声几乎都由曹方独立吟唱,加之在后期制作中融合完成。或许,在她的音乐中,彰显的正是她心里的那块领地——而这个地方,人人都得止步。
本曲首次副歌引入后,弦乐伴奏相继展开。在整张专辑中,弦乐伴奏运用广泛,均由坤宇弦乐队提供。除弦乐外,曹方精心设计了许多有着“ICY元素”的特色伴奏。譬如说《神秘礼物》一曲开头颇具西洋风格的引奏,且夹合了抑扬急转的音调,引发无限的遐思。而《在夏天》一曲,以曹方自奏的口风琴谱写出动人的旋律,正如隽永的小诗文,随性而自由。她的音乐,给人的感觉,正如丢丢所说的那样——
“每次听到她的音乐,总会觉得自己很幸福。想象着自己骑着脚踏车,穿越在田野里,是那么自在快乐。”
记得一位哲学学者说过:纯粹者即高尚者。
倒推而论,若欲成为一位高尚的人,即应成为一位纯粹的人。而欲成为一位纯粹的人,即应简简单单地去过日子。
而曹方,正是一位崇尚简单生活的完美主义者。在专辑的装祯设计中,封二、封三以及封底页都排布了曹方勾划出的一幅幅绘图。即使看不出那抽象的内涵,但已能感受到那颗孩童般天真纯净的心灵。加之娟秀的字迹以及甜美的口白,创意与灵感更加淋漓尽致地实现邂逅交融。而插页中的LOMO,更是如同甘霖般,在第一时间循序渐进地流入我的心灵,一遍扫过,连顺序都能倒背如流。
专辑最后一曲中,她悄悄地在不经意间问道“有谁会爱上我”,而后立即以“孤单会越描越黑”为由戛然停止了她孤单的独白。就这样,点到,即止。不难理解她的一丝敏感,对她把握个人情感思绪的能力已而更加佩服。当形式主义在娱乐圈风靡盛行,曹方以她执著的风格与内涵深深感动了我。
我一直以为,凡用心者,皆能动心。不要想,尽管唱。至少还有你,唤醒许多时而沉睡的听觉。
六月十二日凌晨文
http://bokai.yculblog.com/
http://9.douban.com/subject/9006328/
补注:应编辑之邀,本文发表于《阅读前线》杂志2007年04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