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充满浮躁的前卫人声艺术与暗黑怪诞物语的可爱专辑 (original) (raw)
千歲世野 评论Za Nang Zz Nang 3
2024-10-19 10:50:32 已编辑 加拿大
很少写长评,但是听完下来忍不住再听几遍全砖,遂写下这些想法。
总结下来的话,这必然是一张争议巨大的专辑,首先完全不是可以用来消费的商业性音乐,却又离正经严肃的实验音乐有不少距离。
Personal Pick: 1. CD 4.苗儿 7. 你 8. 哑弹散落在各地 10. 猫头鹰 11.如此的美丽,这几首都会是我差不多能打到4分+的作品,制作水平拉满的同时带有极强的原创性和个人特色。
一如既往的反差感拉满的编排
苗儿 / 泡泡 / 难耐 / 如此的美丽,都有一个相对前面部分反差十足的段落,无论是突然进入电子音乐Drop结构、调式变化、拍子节奏转换、还是人声或配器层数的转换,都是十分打趣,惊喜感十足,比如在 如此的美丽 里 01:43,用如此糊的脉搏震动搭配着特别远的呼啸声,营造起的氛围真的仿佛阈值空间形式的音乐一样,让人迷茫又怀念,这种手法太过创新了。
但是有些地方也有很奇怪的问题,比如 泡泡 最应该出彩的高潮部分、想要制造反差感的 03:07 段落,居然失去了所有的超低频声音,一下子整个歌曲变得单薄了许多且配器都四散不够凝集了,很难说是在编曲上故意而为,还是混音出了问题。
又比如 永恒和一日 的 01:49 本应该是落差感十足的段落,在Lead的乐器上选择了正弦波的声音,但是明明这一个单一旋律作为主体的时候,旋律线却特别突兀且没有太多意义,甚至有调式外音,flow也十分的混乱,当然我看出来本意是为了给后面的吟唱做铺垫,但是因为正弦波声音的特点,它其实反而特别突出的同时,抓走了听众注意力后却“就给我听这玩意?”的感觉。
大白嗓与人声混音
发声方式十分之出戏,十分的多元化,有朗诵/和声/美声/极端嗓,美不胜收,层层铺垫在一起,编织成一个人声艺术的展现。
但大白嗓确实在整张专大部分作为主体使用,且有时人声混音甚至好像故意将这种不适感放大,如声带摩擦的声音,如刻意剧烈的辅音咬字方式,都其实在听感上绝对不是可以说是舒适的,是常说的那种大白嗓,很需要作曲、和声与混音的调控来利用好这样的声音,在过去大部分使用其实更多用在摇滚上,所以其实这也给某些歌带来了一些摇滚的感觉,如第一首 CD。
想利用好这个声音的话,像前面说的,和声是一种方式。在 纤维 和 泡泡 这两首里就很明显体现——没有和声与有和声的时候她的声音区别有多大了,这也导致了歌曲的质量忽上忽下,很不稳定。而在这种声音之下,通过作曲来利用这样的声音的代表就是 难耐 与 猫头鹰 了。难耐 这首确实听的让人难耐了。大白嗓发声在这首歌完全占据了主导,不加一丝混响且还要继续提高饱和度,持续地让人不适一直铺垫到了2:42的和声部才释放,十分实验性质的创作与编排,很显然是刻意为之,仿佛在诉说着,只有听到后面——那些爱我的人才值得享受最后的和声部。而这种大白嗓,反而在下面一首 猫头鹰 里用的特别的有价值,用极端发声 的方式模拟了猫头鹰的叫声,放在了情绪堆叠最高潮的地方,完全彰显了她人声的力量感。
儿歌填词
与她的大白嗓一样,直白无比,看似趣味性十足,但是有时很不悦耳。
有荒诞十足的故事感,或者有用童趣十足的口吻来描写一些恐怖的话语,亦或者有刻意填上积极无比的词放在阴暗的曲子里,这些都让我不禁怀疑作者是不是有不少接触日本术力口音乐,毕竟这种手法在术力口圈子里面十分常见的。这种手法在 CD / 纤维 / 你 / 如此的美丽 都有很好体现,且用的十分不错。
可是与日语不太一样的是,普通话的发音有许多的cutting sound,会使一句话断断续续,难以连续,且押韵不够的话会导致不少的错位与不适感,这种问题也在 吃我的脑袋 / 泡泡 / 永恒和一日 特别的明显,这便显得创作特别的浮躁,当然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在词里面写这一句吧。
最后
总结下来,有这样的人声艺术与前卫的实验性编曲是极好的,在中文创作里属实是很难得了,但是能够听的出来不少过度表达却将形式丢下的浮躁,而且想要表达内容量巨大的词与词不押韵的叛逆感会浪费掉歌曲的美感,“反差感”的制作并不应该带来本末倒置的效果。 全曲都能听出是倩芸的创作风格,但是相对以前有了更多元化的手法,作为第一张全长专辑,有着较高的制作水准且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 ,在这条赛道上可以说很不错了 ,非常期待能够看到兼顾词曲的内容同时保持着歌词的美感与结构的强度的次作吧。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千歲世野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