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祥和他的女弟子 (original) (raw)

这是大约九年前的旧稿,最早发在天涯的音乐社区。缘起是我刚工作那会儿,和孔老师聊大天,她向我推荐这张专辑。

我至今记得那朴素的封面,恰好李泰祥的这些女弟子,其中几个又十分惹我喜欢。所以印象深刻。

后来被某报编辑拿去用了。
=============

按年龄计,李泰祥算个小老头了。

他目光和蔼可亲。他的表情柔和丰满。他留着一圈小胡子,干净整洁。

一个阿美族人,留下了永远不可复制的传奇。

一九九七年。他获得金曲奖终身成就奖。那一刻,一个老人被写在了流行音乐史上。

李泰祥走上音乐道路,得益于前辈老师的教导和提携。他把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一点点转化到自己学生身上,用一颗爱心凝结的力量,倾己所学传授给他的女弟子。

于是台湾的流行音乐史上,便有了一批值得大书特书的名字:齐豫,许景淳,黄琼琼,叶倩文,唐小诗,钱怀琪……这是怎样壮观的景象啊!

老师和学生,亲密合作,创作出大量优美作品为人传唱。正是他们,一起成就了中文民歌的黄金传奇。

一道写下了台湾民歌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次传奇。包括平庸的你我。

不同的是,世界上的每一片叶子都有他自身的脉络。

李泰祥注定成为一个音乐家。小学时,他的功课里只有音乐和美术不错;初中时彻底地告别其它课目;到了高中他心目中估计只有音乐了。

小提琴比赛,获得第一名没有给他惊喜,倒是爱上了那个为他钢琴伴奏的女生。为了吸引那个女生,他表现得特立独行,演奏时常加入自己的一些想法。那个女生虽然最后没有成为李泰祥的妻子或夫人,但有一点,是那个女生让他变得特别。

这张专辑注定要成为经典的。《李泰祥和他的女弟子》,仅仅看名字,就是一种传奇。

之前,没有听说过唐晓诗,黄琼琼,钱怀琪的名字。但是初听,仍然震惊。如果拿她们与齐豫比,并不算得差。只是岁月流逝,她们成为淙淙水流里不知名的沙石,而齐豫则成为一颗耀眼的明珠。

造化弄人,怨不得天地。

李泰祥的这些女弟子,显然受到李氏本人很深的影响。就整张专辑来看,从风格到唱腔,从表现手法和词曲,都有着极相似的特点。唱歌时个个深情满怀,情寓其中,充满淡淡的忧伤和愁绪。都是情歌,别人可以唱得哭天抢地,而李氏的弟子们却可以唱得婉转细致,令人难忘。

这些歌词,都具有浓厚的文学味道,处处散发着古典的情结。这与李泰祥的音乐经历不无关系。他的音乐,来源于五个方面,歌仔戏,贝多芬,山地音乐,西洋歌曲,本土音乐。而本土音乐则是创作的最重要源泉,而提升本土音乐的品质,则是他学习其它民族音乐的原因所在。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他的音乐中所具有的浓厚的民族风韵和古典品格。

这张专辑里,李泰祥是主角,所有的女弟子都是配角。

李泰祥是个多情种。一生中,因情而充满遗憾。

《相遇》里,他和许景淳合作,演绎得味道十足:“虽然相遇的时候,已经的迟了,你已四十七(女),你已二十三(男),但正是时候。”

他的生命,就是用来谈情说爱的。他说:艺术家要把愛情的力量升华成崇高的境界,把不断发生的感触,化为动人的愛情花朵——这就是音乐。如此说来,他做到了,他把动人的爱情升华了。成为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说说他的弟子吧。

齐豫是这些女弟子中我们最熟悉的一位。也是出专辑最多的一位,属于全能型的那种了,能写词能作曲能演唱。早期的作品,充满的浓厚的艺术性,深受众多歌迷喜爱。她的前任丈夫李泰铭,是李泰祥的弟弟。只是,最近他们还是选择分手。难知原因。

许景淳是我的最爱之一。一年前整理台湾百佳唱片时,发现了她的名字,《天顶的月娘》是她的入选专辑,台语歌,听不懂,但高亢明亮的声线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这张专辑里选的《相遇》、《酒与岁月》、《轮回》都堪称经典。
听“到底是不饮自醉,还是回首情怯,到底是酒还是岁月,到底是岁月还是酒”,凄怆悲凉,心头抑郁得不像样子。

叶倩文的转型最大。到了后来,简直摆脱了李泰祥的影子,身上再无半点古典的气质,一度成为香港乐坛的指标人物。这张专辑里的《一张火柴》,她的国语还不是很流利,但李泰祥的影响却是显而易见。而到了《潇洒走一回》,她成了一个彻底的商业歌手。
她的有些歌仍然值得回味,就像她和当时还不是其丈夫的林子祥合作的对唱作品《选择》。

潘越云也曾在华语乐坛一领风骚。《天天天蓝》至今不朽。

其他的三位,我都不熟,仍然向她们致敬:为那样美妙的声音。为那样动听的歌喉。为那样动人的气质。她们的名字叫唐晓诗,黄琼琼,钱怀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