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语 (original) (raw)
咒语
表演者:野孩子
流派: 民谣
专辑类型: 独立发行
介质: CD-R
发行时间: 2001
出版者: 河音乐
唱片数: 1
ISRC(中国): CN2011896010
豆瓣评分
5星
52.4%
4星
36.8%
3星
10.0%
2星
0.4%
1星
0.3%
简介 · · · · · ·
他们不追逐流行时尚,因为他们知道真正的音乐从不会过时。
他们的乐器大都来自西方,但你可以听出他们的音乐是深深扎根于中国西北的民间音乐。
他们是野孩子,来自中国西北。
野孩子是由索文俊和张佺在1995年成立的。他们都来自甘肃兰州。他们的名字让你想到的是中国西北广阔的土地和当地粗犷的民歌。在西北(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人们经常在工作,劳动和上路时歌唱。人们大声歌唱,回声四处飘荡。当他们遇见远处的熟人,他们便高声呼叫,打着招呼。学者们相信,西北民歌中宽广高亢的歌声便起源于此。
上述的特征在野孩子早期创作的歌曲“咒语”便显现出来。在这个歌中,张佺高亢的音色为此歌增添了只有在西北民歌中才能找到的色彩。
“我最喜欢西北民歌的朴素和简单”,张佺说“听上去就是人们在给自己唱歌,而... (展开全部) 他们不追逐流行时尚,因为他们知道真正的音乐从不会过时。
他们的乐器大都来自西方,但你可以听出他们的音乐是深深扎根于中国西北的民间音乐。
他们是野孩子,来自中国西北。
野孩子是由索文俊和张佺在1995年成立的。他们都来自甘肃兰州。他们的名字让你想到的是中国西北广阔的土地和当地粗犷的民歌。在西北(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人们经常在工作,劳动和上路时歌唱。人们大声歌唱,回声四处飘荡。当他们遇见远处的熟人,他们便高声呼叫,打着招呼。学者们相信,西北民歌中宽广高亢的歌声便起源于此。
上述的特征在野孩子早期创作的歌曲“咒语”便显现出来。在这个歌中,张佺高亢的音色为此歌增添了只有在西北民歌中才能找到的色彩。
“我最喜欢西北民歌的朴素和简单”,张佺说“听上去就是人们在给自己唱歌,而不是表演。”
由于出生于一个有着浓郁民间音乐传统的地方,小索和张佺有着对歌唱最本质的爱。
小索曾经在兰州的建筑工地上听过工人们(大部分是民工)唱歌。对他们来说,歌唱作为一种力量支撑着他们艰难的生活。
张佺的童年是在甘肃和青海的农村度过。在那儿,他从土地是劳作的农民那儿学会了唱歌。那些农民用自然的声音歌唱着生活的快乐和忧伤,这深深地影响了张佺关于音乐的理念。
当小索和张佺决定在一起作音乐时,各种来自西北的音乐形式,例如信天游(一种陕北的民歌形式),花儿(一种在甘肃,青海和宁夏非常流行的民歌),还有秦腔(陕西的地方戏曲),都成为他们音乐语言的组成部分。在野孩子的音乐中可以偶尔听到秦腔中常用的“平行四度”。
“西北民歌的影响已经在我的骨头里了”,小索说,“当我随口哼唱的时候,调子总是那儿的。”
在一首叫做“黄河谣”的歌中,小索和张佺唱出了他们对那片土地和黄河的爱。歌中唱到:
黄河的水不停地流
流过了家,流过了兰州
月亮照在铁桥上
我对着黄河唱
每当我醒来的时候
想起了家,想起了兰州
想起路边槐花香
想起我的好姑娘
黄河的水不停地流
流过了家,流过了兰州
流浪的人不停地唱
唱着那黄河谣
1995年,小索和张佺沿着陕西和山西境内的黄河徒步走了一个月。他们和村民在一起,倾听农民和牧人的歌声。7月份,他们去了甘肃的莲花山,参加了一年一度的“花儿会”,一个人们聚集在一起唱“花儿”的节日盛会。人们用不同的方言,用即兴想起的歌词唱着花儿。年轻人互相唱着花儿,唱出对心上人的爱。
小索说:“我们在那儿学会了如何歌唱。”弹着箱琴,小索和张佺开始在一起唱出了他们第一批作品,“弄品”和“离开”。
1996年3月,小索和张佺到了北京。他们有了一个新成员,鼓手高辉,以使他们的音乐增强节奏。当他们发现Conga鼓太异域了,他们尝试了使用腰鼓,一种通常是挂在腰上,由舞者边舞边敲的鼓。他们尝试把两个腰鼓并排放在一起,并将其中一个的一半截去来提高音色。
野孩子很快开始在北京的酒吧里演出,并用他们独特的方式吸引了一些固定的追随者。他们写出了更多的歌,“消失”,“你知道”等等。
他们的一些音乐动机变成了器乐曲,例如“大桥下面”,是在三元桥下面创作出来的。“生活在地下”是关于他们刚来北京时住的地下室。“地铁”的灵感来自于那些在地铁站卖唱的音乐人。
除了写他们自己的歌,他们也改编了一些民歌。其中最受欢迎的是两首维吾尔族民歌“流浪汉”和“青春圆舞曲”。
“流浪汉”原名“Sikenashka”。每一个维族人都会唱。在固定的旋律中,歌者即兴编出新的歌词。维吾尔族人经常整夜整夜不停地歌唱。
在“流浪汉”中,野孩子将传统的歌词与他们自己的歌词融合在一起。“姑娘姑娘,别着急哎,我请个画家画下你。把你画在那吉它上哎,拥抱着吉它我拥抱着你”… … “人说北京的马路宽,半个小时我到对面,人说北京的姑娘好,可是我没有户口还是个穷光蛋。”
“青春圆舞曲”也是一首著名的维吾尔族民歌,由民间音乐家王洛宾(1913-1996)传播到全国各地。
“太阳下山明天依然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天还是一样地开,我的青春一去不复返,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在野孩子的“青春圆舞曲”中,旋律背后是强劲的鼓声,不是对已逝去的青春的感伤,而是用音乐和美酒赞美生活。
但是,生活不是一直都美好。有时乐队成员也会感到失落,对未来感到迷茫。“我想知道生活在哪里,太阳下山了,月亮下山了… … 北京,北京,我要去哪里。”这是一首写于1998年名叫“北京”的歌中的一段。
野孩子写了大约30首歌。乐队成员也发展到五个人。除了小索和张佺,还包括张玮(手风琴,小打,和声),李正凯(贝司),和陈志鹏(鼓)。
尽管野孩子曾被伦敦现代艺术学院邀请去演出,但他们还很难说是有名。除了有时去其他城市演出,他们经常在北京三里屯的“河”酒吧和“芥末坊”演出。
张佺说:“我还在寻找了解生活,但我知道我会活着,写歌,唱歌。”
曲目 · · · · · ·
- 咒语
- 弄品
- 走了
- 无花果(演奏曲)
- 你可知道?
- Track 06
喜欢听"咒语"的人也喜欢的唱片 · · · · · ·
他们打动人,是因为他们热爱音乐
5.0 這是山人的歌
<无花果(演奏曲)>, <你可知道?>.
在西安怎么就能让它错过了呢?!!
补
该有的元素早在最早的时候就已经确定
可以
补
野孩子就是榜样
咒语的乐评 · · · · · ·( 全部 10 条 )
小偷|隐忍沉定 2007-06-15 23:11:41
歌是做啥用的
在山川上唱歌,在稻田里唱歌,这本是劳动者最朴实的声音。 现在的我们被包装、打磨装饰的华丽声音掩盖,略带点民族特色就有个新名词叫做原生态,搞的我们都是转基因的蔬菜一样。 原始和自然的歌,包含着最简单和深刻的道理,像在村头的树下那些孩子听着老人讲过去的故事和谚... (展开)
lucky_777 2009-06-29 00:33:39
野孩子是个传奇
跑去西北支援西部两年了,怪的是这边人都喜欢挺有藏族味道的歌,“有个姑娘叫卓玛”之类的,你去卡拉OK一下,什么军中绿花、香巴拉、珠穆朗玛能听上好几遍。为什么他们不唱唱自己的民谣呢,我决定.... “ 早知道黄河的水呀干了,修他妈的那个铁桥了是做啥呢呀 早知道... (展开)
悟 空 2007-09-17 00:44:22
来了又走,你们就是那样带走了哀伤
那段做的就是不停得穿行。坐火车,背包,爬山。然后倏然回到陌生的城市,在地铁里面登一双人字拖鞋,脚面显然因为一直裸露而显得有一些肮脏。 那时候,无论在随身的电脑里还是在那只装满收集来的各种音乐的IPOD里,始终都会有野孩子的《咒语》。 那是第一次经历兰州,那个昏黄... (展开)
扑啦la飞~ 2013-12-07 22:20:21
我眼望着北方,找不到回家的路......
我眼望着北方,找不到回家的路。西北,生我养我的故乡。那茫茫戈壁,那厚厚的黄土养育了我,让我从里到外都有着黄土的气息。。四年了,离开西北已是四年,每年短暂的回家是那么的微不足道。我眼望着北方,已是找不到回家的路。。。 (展开)
醉忆枫林 2006-12-14 12:38:34
声声振耳
喜欢陕北民歌的人,多数是被悠长高亢的歌声振动心神。世世代代生活在陕北高原贫瘠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歌声唱出的是对生活的无奈和感叹,对生存的渴望和抗争。 (展开)
pg 2006-12-26 04:31:18
无标题
听了两年 这绝望而又让我想活下去的民谣 我就好象听着逝去的朋友 他被风带来又带走的歌声 (展开)
醉忆枫林 2006-12-14 12:38:22
声声振耳
喜欢陕北民歌的人,多数是被悠长高亢的歌声振动心神。世世代代生活在陕北高原贫瘠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歌声唱出的是对生活的无奈和感叹,对生存的渴望和抗争。 (展开)
> 更多乐评 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