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客戶創造價值,帶動鋼鐵產業供應鏈升級轉型 (original) (raw)

Q:未來一年鋼鐵產業前景為何?

A:世界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均預估,全球2025年經濟成長可達3%以上,但各地區成長力道不均。中鋼本身的鋼品超過五成內銷,四成外銷,其中內銷再經由客戶加工製造後的產品以外銷居多,因此中鋼直接加上下游間接出口的比例約達七成。

鋼鐵業景氣,深受國際情勢影響。近年中國大陸內需不足,鋼鐵產能過剩,導致大量的鋼品低價外銷至亞洲各國,2024年的出口量約達1億噸,對於亞洲鋼鐵業造成巨大衝擊。而美國大選結果底定,未來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對各國鋼品的出口是否造成影響,仍是觀察重點。

世界鋼鐵協會(worldsteel)在2024年10月代表大會中提及,預估2025年全球鋼鐵需求成長1.2%,其中未來東南亞國家鋼廠要新增的產能,初始多以生產一般規格品為主,屆時將面臨更為激烈的殺價競爭。因此,具有高爐、轉爐等一貫化作業煉鋼製程的中鋼,將以全力提升高品質精緻鋼品的產量為主要發展方向。

Q:挑戰環伺,中鋼如何提升獲利與競爭力?

A:無論是中鋼或是中鋼的客戶,均面臨嚴峻的國際競爭環境,尤其中國大陸生產過剩與東南亞新興產能所帶來的供過於求及削價競爭,會是一大挑戰。因此中鋼持續提高精緻鋼品的營收占比,並以2030年達20%為努力目標。中鋼的精緻鋼品有其嚴格定義,須符合「具備高技術含量、高產業效益及高獲利能力」,包括高功能結構鋼、超能效電磁鋼、精密鍛件用鋼及跨世代車用鋼等八大品項,2024年前十個月精緻鋼品銷售占比11%,營收占比15.8%,毛利占比高達70.4%,可見精緻鋼品的附加價值極高,能有效提升獲利與客戶黏著度。不過,即使精緻鋼品銷售績效斐然,更能對抗景氣波動,若從另一角度解讀,中鋼占營收九成的其他產品只能貢獻三成毛利,獲利結構仍有調整空間。

過往鋼鐵大量生產的時代,注重CP值(Cost Performance Ratio)或許可行,但隨著邁向碳中和,電價調升、碳費徵收、物價上漲、國際競爭等因素環伺,應改注重VP值(Value Performance Ratio),為客戶創造價值,當客戶認同中鋼產品提供的VP值,就會願意付出較高價格,中鋼才能永續經營。

舉例來說,中鋼非常幸運,在電動車產業發展之初,即與電動車的領導廠商協同研發電動車馬達所需的高能效電磁鋼,目前也已開發出厚度僅0.15mm薄頂規電磁鋼,居全球領先地位,歐美電動車大廠馬達的電磁鋼多數由中鋼供應。不僅如此,中鋼開發的薄頂規超高磁通電磁鋼近來開始應用於無人機馬達,未來也將切入AI機器人領域,這是中鋼藉由技術領先來創造差異化優勢的案例。

Q:中鋼如何帶動供應鏈轉型?

A:中鋼深刻體認現在的競爭已不是個別廠商競爭,而是所處生態體系的競爭,惟有秉持「下游好、客戶好,中鋼才會更好」,以及「產業升級,材料先行」的理念,相信材料在終端產品應用上發揮所長及創造價值,才能與下游客戶一同成長茁壯。因此,中鋼不僅開發多項精緻鋼品及供應優質材料予下游客戶,拉開與一般鋼廠的技術差異,也透過技術服務、攜手客戶成立「聯合實驗室」,並與產、官、學、研單位合作,至今已籌組16個研發聯盟,也協助客戶申請科專計畫及爭取政府補助。

為了讓中鋼供應的鋼材發揮所長,達到最高應用效能、創造更高的應用價值,中鋼正轉型成為「服務加值型」的製造業,惟有帶動客戶提升產品附加價值,中鋼的精緻鋼品才能有更多拓展銷路的空間。因此,為了瞭解客戶轉型的需求,個人鼓勵公司的技術同仁、業務同仁多拜訪客戶,進行田野調查,對於有高度意願轉型的客戶,中鋼會竭盡所能來協助。

Q:中鋼如何以數位轉型持續自我突破?

A:中鋼在建廠之初即導入ERP系統,多年來不斷升級並擴充功能,至今無論接單、生產、品管、倉儲與銷售出貨,皆以數位化進行。因應工業4.0浪潮,中鋼在2016年成立「產銷智能化委員會」,導入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發展智慧製造,將自動化提升至智慧化。隨著AI算法與算力提升,中鋼2023年將產銷智能化委員會轉為「數位轉型推動小組」,在營運、生產及設備等三大領域,及煉鐵、煉鋼、軋鋼等製程大量導入AI,至今已完成325個AI專案,所創造年效益近16億元。

中鋼運用AI各項成果中,今年以「熱軋工場加熱爐數位智慧溫控系統」開發專案首次參加《哈佛商業評論》鼎革獎,並榮獲「智造升級轉型」首獎暨ESG特別獎。在熱軋工場的製程中,鋼胚在熱軋、軋延前需先加熱溫度至攝氏1,200度高溫,由於鋼胚種類多樣,加熱溫度各有不同,均加熱至最高溫的耗能很高,因此中鋼在加熱爐加裝感測器,利用虛擬溫度研判,依不同鋼種、不同階段調整溫度,並透過機器學習精準計算所需燃料,並將此系統導入至中鋼集團共16座加熱爐,每年可節省1.5億元燃料成本,並減少3萬公噸的碳排量。

Q:中鋼如何運用生成式AI創造效益?

A:中鋼內部已成立生成式AI工作坊,發想相關運用,其中一項即是經驗傳承。中鋼為了讓資深員工的豐富經驗得以傳遞,將歷年累積的設備故障診斷書、維修說明等文件,透過資料清洗及標準化過程,由生成式AI將老師傅的經驗轉為現場可用的指引,同仁可快速汲取知識,達到教育訓練與知識傳承的效果。在運用生成式AI的同時,中鋼也非常重視資安與營業秘密保護,目前採用混合雲運用生成式AI,並由法務部門制定指引,讓同仁運用數位工具有所依循。

由於AI技術及應用發展快速,算力以指數曲線型態飛快躍進,創新應用也快速滲透到各行各業,如何善用AI提升企業的營運體質及競爭力,關鍵在於Domain Experts(業務領域專家)的創意發想,再由AI技術團隊或數位科學家開發系統與所需工具。總體來說,數位科技進步神速,中鋼數位轉型及AI技術發展,可說是「想像到哪裡,成就到哪裡」的工作。

Q:減碳浪潮中,鋼鐵業的角色為何?

A:全球鋼鐵使用量極大,每年18億噸產量,占全人類活動總碳排總量7%至9%,所以鋼鐵業絕對置身其內。然而,鋼鐵超過九成可回收再使用,價格較其他金屬便宜,且每噸鋼鐵生產的碳排當量亦較其他金屬低,更是再生能源、電動車等產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因此全球推動碳中和也一定需要鋼鐵業。

舉例來說,中鋼開發高效能電磁鋼、高強度車用鋼等綠色鋼品,因鋼材強度高而減重以及馬達效率提升,使得電動車行駛可以大量節省能耗。另外,2023年中鋼生產255萬噸的綠色鋼品,由工研院綠能所以LCA方法學估算,可幫助使用者減少564萬噸排碳量,創造出可觀的外部減碳效益。

近年來,中鋼積極開發高再生材料占比的鋼材,2021年鍍鋅鋼品RC12取得UL2809 RC12驗證(Recycled Content廢鋼含量12%以上),歷年來再陸續取得RC20、RC40等產品認證,並獲得多家全球領導品牌的國際科技大廠採用,應用於電腦、家電、伺服器及傢俱。2024年中鋼更結合子公司中龍鋼鐵,以電爐添加鐵水再串接轉爐的製程創新模式,冶煉出媲美高爐製程水準的高再生料占比鍍鋅鋼品RC60產品,並再取得UL2809驗證。此外,中鋼高再生料鋼品近年銷售量亦大幅成長,市場需求日益增加。

Q: 中鋼長久實踐減碳的成果為何?

A:中鋼自建廠以來就一直非常努力推動節能減碳工作,12年前全球ESG浪潮方興未艾時,中鋼即規劃並推動5G(5個Green)策略,包括開發綠色製程、生產綠色產品,結盟綠色夥伴以實踐循環經濟共同減碳、開拓綠色事業和發展再生能源,以及倡導同仁過綠色生活。中鋼也依5G策略展開許多方案,提升低碳綠色競爭力。舉例來說,中鋼系統性及組織性地推動節能減碳工作,可說是點滴經營,積小勝為大勝,在2011年至2023年期間總計完成1,877件減碳方案,累積減碳量達每年273萬噸,約占中鋼基準(2018)年碳排總量的12%。

隨著環境部拍板碳費一般費率每公噸300元,中鋼集團(中鋼與中龍)年排碳3千萬噸,在沒有高碳洩漏風險係數及優惠費率(A或B)等相關配套措施下,一年碳費是90億元,但2023年中鋼合併稅前淨利約46億元,等於碳費是合併稅前淨利的近兩倍。因此,中鋼會積極提出自主減量計畫,爭取適用優惠費率,也唯有提升產品附加價值,以較高的價值爭取較高的價格,才能降低碳費成本帶來的衝擊。

Q:中鋼未來經營願景為何?

A:在當前競爭環境下,中鋼不再追求生產更多的鋼鐵,而要從鋼鐵中創造更大的價值(Not make more steel, but make more from steel),從精緻鋼品獲得更高獲利,而非薄利多銷。中鋼以邁向2050碳中和為目標,未來十年規劃「二軸三轉」經營策略,包括兩大主軸「高值化精緻鋼廠」及「發展綠能產業」,以及「數位轉型、低碳轉型與供應鏈轉型」。個人認為,供應鏈轉型尤為重要,唯有帶動下游客戶提升產品價值,強化整體產業競爭力,中鋼的獲利及未來發展會更好。因此中鋼希望透過二軸三轉,結合臺灣的數位、人才優勢與在地化資源,與國內用鋼產業共同在全球競爭中彎道超車,並維持競爭優勢,實踐「智慧創新、綠能減碳、價值共創,成為永續成長的卓越企業」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