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老之前远去 - 话剧 (豆瓣) (original) (raw)
在变老之前远去的剧情简介 · · · · · ·
《在变老之前远去》,来自一个朋友的真实生活。
30岁这一年,他对着镜子问了自己几个问题,没有找到理想的答案,于是决定上路,去强迫自己改变现有生活的轨迹,希望从改变中寻找新的支点。
他几乎对所有的朋友都撒谎说:“我要去周游世界了。”但其实却是到了云南梅里雪山脚下,在一所小学里当起了乡村教师。
新的环境,新的生活,的确带来了新的体验和感悟,生活,不,应该说是生命一下子又丰富了起来,就连诗歌的写作也达到了前所未至的高度,生命的美好和充实是如此丰满的握在手中……
一切可能都不一样了,也许,一切也都还是老样子。
32岁的时候,他准备回来了,回到城市中,回到学校里,继续研究深造。
但,他没有回来,却是远去了
《在变..
《在变老之前远去》,来自一个朋友的真实生活。
30岁这一年,他对着镜子问了自己几个问题,没有找到理想的答案,于是决定上路,去强迫自己改变现有生活的轨迹,希望从改变中寻找新的支点。
他几乎对所有的朋友都撒谎说:“我要去周游世界了。”但其实却是到了云南梅里雪山脚下,在一所小学里当起了乡村教师。
新的环境,新的生活,的确带来了新的体验和感悟,生活,不,应该说是生命一下子又丰富了起来,就连诗歌的写作也达到了前所未至的高度,生命的美好和充实是如此丰满的握在手中……
一切可能都不一样了,也许,一切也都还是老样子。
32岁的时候,他准备回来了,回到城市中,回到学校里,继续研究深造。
但,他没有回来,却是远去了
《在变老之前远去》,是对一个生命事件的诗意描述。
导演阐述
为一个远去的朋友而作
为一个无法兑现的承诺而作
其实,戏很简单,但,人很复杂
《在变老之前远去》,首先是一首诗的名字,是一位诗人对自己生活轨迹的某种设想,这种想法一语成谶,他真的远去了。
本来他答应要自己演的,而且会是个独角戏。我们在四年前商量的时候酒酣耳热、兴奋异常。但今天想来,他是无法上台表演、下台鞠躬了。可我还是想让他上台,所以就有了这个与诗同名的戏。
《在变老之前远去》,是一台由两个演员表演的“独角戏”。
还有一把吉他,一个民谣歌手。
主创人员简介
导演:邵泽辉
199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2004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获导演学硕士学位。现任北京理工大学艺术教育中心讲师、北京青年戏剧工作者协会秘书长。
2008年夏秋,策划并组织“2008北京青年戏剧节”,创作、导演小剧场话剧《在变老之前远去》,得到业内众多专家前辈的赞许和认可,并受邀到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出。
2009年,与国内音乐界最具影响力的独立厂牌“十三月唱片”合作,创作、导演了中国首部“摇滚话剧”《那一夜,我们搞音乐》,在解放军歌剧院首演5场,之后开始全国巡演。
2009年夏秋,策划并组织“2009北京青年戏剧节”,创作、导演著名诗人海子的诗剧《太阳·弑》,在北京蜂巢剧场演出。
2010年夏秋,策划并组织“2010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导演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剧作家哈罗德·品特的剧作《月光》,在北京蜂巢剧场演出。
2010年,受韩国戏剧导演家协会邀请,赴韩国首尔参加“亚洲导演艺术节”,导演德国戏剧大师布莱希特作品《第三帝国的恐惧和苦难》,大获好评。邵泽辉是该艺术节举办以来受邀请的最年轻的导演,被誉为“最具未来影响力的亚洲导演之一”。
主演:何雨繁
饭剧团创始人,创作《Pour》《Pour2》《他》《我说》《但愿》《8008》《沙》《真相》等剧目。何氏的戏剧不仅仅局限于剧本的二度创作,更涉足身体、道具、空间、画面、声音等更多元的剧场领域,在剧场表达的可能性与多元性以及创新性上一直进行着不懈的探索。近年来,何氏的作品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在国内,作品受邀参加香港乙城节、台北关渡艺术节、上海艺穗双周、广东现代舞周、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等,在海外,更被邀至首尔、巴塞罗那、柏林、杜塞尔多夫、奥斯陆、阿姆斯特丹等地。何氏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获硕士学位。
主演:张新新
1983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话剧演员出身,半路改行研究哲学,毕业后半路改行做了一个戏剧人。极度热爱迷恋戏剧的全部。性格热血,随性,略偏执。
编导作品:《精确婚姻学》《西北往北》《留座》《我是英雄》《傻子和更傻的人》《等待法则之爸你来啦》《幻想·传奇》等。
现场配乐:阿兰(莫欣乐)
1982年9月,生于北京。
2003年初,师从高君先生学习指弹吉他演奏至今,位列其众弟子之首。
2008年,参演话剧《在变老之前远去》,开始剧场创作和演出。
2009年,受著名导演孟京辉之邀,参与《堂吉诃德》的现场音乐创作和演出,分别在中国国家大剧院及深圳、上海等地以及西班牙等国家巡回演出。
现场配乐:吕淑贤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究生,民谣女。自14岁起学习吉他并开始弹唱民谣,在各种演出中成长。弹唱版《小龙人》被收录在公益童谣专辑《红色推土机》中。
制作人、现场配乐:崔文嵚
1982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大学俄语系。半路出家从事文艺。2008年与青年戏剧导演邵泽辉共同创建优戏剧工作室(Studio U)。
编导作品:《月亮化了》《布尔加科夫医生》《谁动了我的堂·吉诃德?!》《戒严,或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等。
策划制作:话剧《赵平同学》《刺客》《建筑大师》《在变老之前远去》《那一夜,我们搞音乐》《8008》《太阳·弑》等;“每日·种树”林生祥、罗思容北京交流演唱会;2009“音乐画册”系列剧场音乐会;北京大学“新文化”演出季;“The 9th. Live”系列剧场音乐会等。
创作、改编民谣歌曲若干,间歇性演唱。
媒体评论
安静的,诗意的,真实的,深刻的,震撼的。我们需要这样的话剧。——孟京辉
这部戏里,正统下面是先锋。——童道明
他的思考、叙述和表达,就很好地体现了“实验”或“先锋”戏剧独立、自主,不甘平庸,勇于探索的精神。——《北京日报》
创作团队似乎没有考虑太多怎样演才能更讨好观众,或者是如何做得更顺应市场潮流,他们只是很真诚的把一个朋友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八小时之外》
它以朴素的戏剧表现,讲述着真诚的内心;它以对理想的思量,拒斥着流俗的中伤。在如今喧嚣的戏剧市场中,这真是很难得。——《新剧本》(陶子)
当下热闹话剧舞台上为数不多的清冷纯朴之作。——《Time out》
戏很朴实,甚至简陋。但这样的简陋,或者正是那种想要离开都市压榨,离开种种华而不实虚假刺激时,率先能到达的境地,所能看到的临时天堂。——《外滩画报/现场》(赵川)
在变老之前远去的演出版本 · · · · · ·( 添加版本 )
在变老之前远去的剧目图片 · · · · · ·(我来添加 )
在变老之前远去的剧评 · · · · · ·( 全部 11 条 )
然后呢 2012-08-21 16:02:08
追梦人终要追梦去
机缘巧合,听一位朋友说到这部戏让他“眼泪刷的就下来了”,一直关注,终于去看了这部戏。 这是一部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戏,全剧只有4个人,其中两人分饰一角——主人公马骅,一位为了追寻梦想来到雪山脚下的青年诗人。剧是由真人真事改编的,确确实实有过这么一个... (展开)
董言 2014-05-27 08:23:06
剧中的诗和歌(转)
转山途中的歌声 声音采样:孙云龙 曲目2 3’04” 《在变老之前远去》(节选) 日子在街头一掠,手就抖起来 文字漏出指缝、纷纷扬扬 爬满了将倒的旧墙 脚面上的灰尘一直变换,由苦渐咸 让模糊... (展开)
小雪 2013-04-13 01:21:08
永远在路上
这篇剧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少年仍用力奔跑/在月光里追着多余的自己远去/日子在街头一掠,手就抖起来/文字漏出指缝,纷纷扬扬/爬满了将倒的旧墙/脚面上的灰尘一直变换,由苦渐咸/让模糊的风景改变了模样/双腿却不知强弱/在变老前踩着剩下的步点远去 ——马骅《在变老之前远去》 很多个早晨,我都会对... (展开)
芒夏 2013-05-08 09:51:05
追问生命的意义
这部两年前看的话剧应该是我真正意义上看的第一部话剧。在小小的剧场里,安静地坐在一个角落,看这部简单到极致却又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的话剧,几欲落泪。 这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因此这是一部纪念与缅怀之作,纪念一位远去的朋友,纪念不曾死亡的真诚和单纯。这部剧也无比简... (展开)
弗兰基 2018-03-29 20:57:38
不太好
戏剧背后的故事比戏剧动人。这么简单的故事还是不够适合搬上舞台,看的时候一直在想是哪里出了问题。戏剧就是关系的生长,在这部戏里,关系模糊不清,与学生的关系就是讲课,与自己的关系就是像念作文的自我教育,怎么说,整个剧本对雪山生活的自述就像在城市人对于远方的意淫... (展开)
苹果掉到水里的时候。。。 2018-04-08 00:28:09
生活让你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O ever youth,O ever weeping!朋友又补了一句 永远 穷死你! 选择一部剧,特别是小剧场,更关乎于此情此景的心情和状态。30岁的我看着马桦在未预期的死亡前做了最想做的事情,与北京与工作有关,与北京与工作无关。导演和两人分饰一角的安排,好美的歌... (展开)
杜篆之 2018-01-09 00:42:43
“在路上”的“诗戏剧”
这篇剧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变老之前远去》剧评 文/李堻 在电影界,对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有一个分类,叫做诗电影。看完戏剧《在变老之前远去》,我觉得,在戏剧界,是不是也可以有一类戏剧,被称之为诗戏剧。 很多戏剧都讲究戏剧冲突,恨不得每一个情节都像走在钢丝绳上;但是这部戏没有这种... (展开)
Xiao 2016-03-25 10:08:54
在老去,却未远去
误打误撞,原本只是想选择一部最近能看的话剧,一不小心撞进了“当代戏剧双年展”的殿堂里。喜欢话剧,因为它的真实可触碰。 一直觉得话剧艺术家打动人靠的是最原始的东西,譬如肢体、声音、创意,直接呈现。 《在变老之前远去》,首先这个话剧的名字吸引了我,这一年,我们听... (展开)
> 更多剧评 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