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上帝到人间造梦 (original) (raw)
还在离开乌镇的动车上,看完《从清晨到午夜》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亦无法释怀,再看其他剧目的时候都显得索然无味,私以为这一部便是今年乌镇戏剧节的巅峰了。
原是不想写这样一篇个人视角的解读的,因为看过戏之后就好像做了一场大梦,所有的词语都显得苍白无力,实在不想挤出那些所谓华丽辞藻去强行评论这部戏。可是看了好多两极分化的短评,感觉好多人可能并没有理解这部戏的意义,又不想让好东西埋没(好东西也不会被埋没),便非要不自量力地写点什么。是时,收官场的戏迷朋友们应该已经开始排队了,给凛冽寒风中颤栗的你们一点贴士,也给不知何时退场的群众们一点剧透。
每个提前拿到票的人都知道演出时间设定在凌晨一点半到六点半,按照不是很难懂的常理,你应该在之前睡一会儿,或者起码休息一下,养精蓄锐。等剧开演了再睡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从开场的锣鼓喧天之后,每隔一阵子,导演总会精心设计一番噪音将你吵醒。好多人痛骂说,戏无聊,还不让睡啦?但是导演有自己的想法,“不听我叨叨,那就给我滚!”
刚开场的时候,每个演员就按照既定规则完成他们的动作,而导演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指导着他们每个细节“不要表演”、“不要有表情”,不光指导演员,而且还粗暴指导着观众“第三排的女生不要玩手机”、“第四排戴着斑点帽子旁边的女生把手机放下”,我环顾四周找不见他的身影,他似乎透过监视器了解我们所有的一举一动,而我们甚至不知道他在哪里。对,他在演上帝,今天在这个午夜到清晨,他就是上帝。
他不断地给演员下指令,让演员们互相殴打彼此,但又要告诉他们,是你们非要来演这场戏的,但潜台词也是对观众说,这么晚来看戏,也是你们自己要来求虐的。由此,他作为剧场里的唯一上帝,制定着一切秩序,并规范着所有人的行为。有人说现场导戏是粗糙,我笑了,你们可能是太累了才没懂吧?
关于剧情,我是有提前看剧本的习惯的,但是这部戏并没有按着所谓剧情走。剧本里写的“他痛苦地叫着”,演员并没有表演痛苦,而是面无表情念出“痛苦地”来代替情绪表演。这不是像一些观众说的不会表演,这是导演和演员在告诉你,今天,我们就不打算给你讲故事了。好多人认为一部话剧就是要讲一个故事,那你最好回家买几本故事汇,或者多看些剧目,了解一下这种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别拿无知当作个性。
有一幕争议比较大的戏是“打篮球”。剧场里的灯光都被关掉,所有的演员就在舞台上悠闲地打篮球,打了十几分钟灯也没再亮。这时恰好是三点四十五分,算起来演出时间刚刚好过半,可能是中场休息。好多人都退场了,我因为尿急很想去方便一下,但是我又不确定是不是休息,没有接到上帝指示的我,确实像信徒一样不太敢动。就这样台上与台下尴尬了十几分钟,灯终于亮了,戏又继续开始了。
大多数人应该都是不明白的,但我戏后与朋友(他恰好坐在E区舞台监制边上)讨论得知,舞台监制反复询问导演几次,要不要开灯?(潜台词观众们已经烦躁了不安了骚动了)但是导演就很坚定地说,不开。那时我才明白,他就是要把这些看不懂的观众赶出去,彻底赶出他所创造的世界。他先是通过设定一个完全不合常理的演出时间筛选观众,又是敲锣打鼓不时惊吓让不懂他的观众备受煎熬,再加上肆意的暴力场面和无顾忌的精神病态,最后是复调式的重复再重复,想尽办法就是要把你——赶走!
有的戏很虐,但确实很有意思,比如说让演员不停地鼓掌,直到他们力竭,选择倒下去休息。从开始的不知所措,到被演员感染一起拍手,再到只剩最后两个人在坚持,大家竟然有种绝望过后的重生。我还和旁边的姑娘打赌,赌谁会坚持到最后。(其实在好多节奏慢下来的时候,你也应该适时放松,然后松弛地去感受就好,跟身边的陌生人随意交流几句也可以帮你轻快不少,不然谁也坚持不了那么久)台上剩下的两名演员应该早就体力不支,但还是靠意志力在坚持,然后其他演员等不及了,就把他俩强行绑住按倒。那一刻我似乎感受到了什么:不合群的人总是在坚持自我,而乌合之众只会无情打压,把他们按倒,就不会出现不谐的声音。这是我莫名感动的细节之一。
我丝毫不能说这场戏是无聊的,因为尽管我没提前休息,但是一点不困,导演在很多努力地增加小惊喜,来刺激观众感官,其中就有撒钱。从天空撒下无数的道具纸币,尽管你知道是假的,但还是会很开心(人的本性显露无疑)。
这本是一部不适合具体评论的戏,我看完戏之后就只想说牛逼,然后没了。但是你不能去用一些不精准的词汇就去描述一种世间不寻常的感觉。而总是有一些自以为是的人,无聊地用大量堆砌浮夸的词藻看似评判,实则是在卖弄。摘一豆瓣网友的评论“时长过长、情节缺失、表达冗余、矫揉造作、台词不过关”。时长你买票之前不看简介的吗?导演已经快各种暗示明示地告诉你今天不讲故事,你没get到吗?所谓的冗余应该指的是反复,而不断的重复难道不是一种加强的表现手法吗?卡农能打动人不也正是复调带来的重复之美?矫揉造作,你指望艺术不矫情?所谓台词不过关,你真的分清楚剧本和台词了吗?演员们的台词功底相当不错了,节奏恰当,铿锵而准确,富有感染力。
事实上好多评论停留在事后蹦迪的程度是极其浅显的。把“蹦迪等于嗨”是简单粗暴的,很多人对蹦迪的感觉甚至大部分来自于抖音……其实当演员们把整个舞台当着你们的面拆了,导演拉着“chosen one”们的手迈入幕后空间的时候,是带着你好好做梦,然后我们在梦里狂欢!梦里有T台走秀,是关于美的标准与追求;梦里有虚拟人物的联欢活动;梦里有战争迷雾;梦里有仙女在秋千上荡漾!
这部戏把道具舞台砸了个遍,虽说发泄得很爽,但是成本也太高了吧,搞不好在乌镇这几场就是绝版。看过一点孟京辉戏剧的人应该都能感觉到孟导的影子,可孟导是个精明的“商人”才不会像陈疯子这样不计成本的疯狂砸钱。五个小时的戏剧,给的又多又足!他想方设法地把看热闹的吃瓜群众赶走,说“没想到还剩下这么多人”,那么一起入梦吧!一起狂欢吧!
走出会展3号,大家都是第一次认认真真的盯着清晨六点半的乌镇,这是这部戏最后的彩蛋了。离开的时候,仿佛听见陈明昊的内心独白:
“我砸了这么多钱,就是为了让爱我的人爽,让不爱我的人不爽,我也是确实做到了,我爽了!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