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剧也可以五彩斑斓 (original) (raw)
这篇剧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2021.5.17@上话大剧场
其实走进剧场之前,对这个戏一无所知,甚至都不知道是一个红戏。
开场一分钟,就知道是一出红剧。
开场五分钟,我就喜欢上了这个戏。
剧终,血气上来了,吹爆这个戏,发消息手都是抖的。
剧终半个小时,冷静下来,依然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推荐的戏。
可能,因为没有预期就处处是惊喜,但平心而论,这个戏是值得80分以上的。
先说褒奖
这个戏很何念。这是开场两分钟后我就给的定调。那个时候并不知道导演是谁,结尾谢幕的时候,果不其然。无论是舞台水的应用和大胆的想象,抑或是舞台装置的配合调度,再加上配乐以及很多细节的小心思,处处刻下了他的印记。因此,从视觉上来说,这个戏是非常“好看的”,具有观赏性的。
这是一处符合我心目中大剧场的戏,所有的调度和设计是有层次和想法的,而不仅仅是多走两步,扩大行动范围而已。
这也是符合我心中对于现场艺术定义的戏,水的嗅觉、质感、声音被揉进了这个戏的各个场景之中,那种“激情”的呈现,将代入感激发得恰如其分。
而且舞台调度真的相当可以。被发现的密谈里,机械板营造的压抑的空间,人都抬不起头,阴冷,逼仄。而女性故事里,这些板和那些水营造的淅沥小雨和海浪,温馨、恬静。同样的东西不同的感受,导演,真的是,有点想法。
从故事上来说选取的角度让我非常舒适,不是通篇的又红又专,而是在与人物息息相关的小事中,来体现所表达的民族大义的问题。5块大洋一条人命,文学与革命,爱情与革命,女性与革命……小人物的悲情与时代共呼吸同命运地联系在一起。全篇大量运用了“对话”的概念,是后代和前辈的对话,是逝者与生者灵魂的对话,是“假如再给我一次机会的”后悔药的实现,却又不改初心和结果。是我喜欢的风格。
演员整体是让我满意的(但是女性角色整体偏弱,之后会说)。我在想是不是因为疫情我少去了剧场,以至于我对于舞台腔太过于怀念,从而宽容了不少。有句说句,整体的状态、台词、演绎都是在线。因为在第一排,那些悲悯,那些眼泪,那些希冀中眼睛里的光芒,清清楚楚,真实深刻地诠释了出来。
对一出红剧,我的最高褒奖是我看下去了,没有睡着,还看得津津有味。就这个层面来说,《浪潮》是成功的。
但是问题也是很明显的。
我把这个戏分为开场,故事一到五,终场,尾声。
关于换场、调度和故事文本
其实看这个戏的时候,很多的瞬间让我想到了悲惨世界,没到那个高度,但是有那个味儿了。尤其是故事2和3之间的转场处理,非常自然和流畅,人与人之间是命运共同体可以连在一块儿的,而不是被切割的。但是也就好了这一块地方。其他都还是沿用了一幕换场一幕换场这样的模式。因为故事太多了,所以久而久之当故事断了之后,就累了。
俗话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果故事推进不能如行云流水一样高低起伏却连绵不绝的话,那势必要一浪高过一浪才能让人继续看下去而不走神。从整体结构来说,45相比23更温情柔软一些,当23已经入惊涛骇浪席卷而来的时候,由于换场的关系,45的出现仿佛在一个新的故事体系里,重新积蓄能量,却没法借力前面的余温,使得整体逊色不少。
相同问题的还有终场和尾声。
你以为戏已经结束了,你已经激昂高亢到起立鼓掌了,却又给你拖一个小小的尾巴。这个尾巴,如果有悠扬回味的,倒也是点睛之笔,然而最后却还是热血奋进的,却又比不了终场的震撼,那不就是添的两只脚么。使得我的情绪在最后,卡住了,进退两难。
这就是整个文本的通病。太想要多而全了,却又没法更好地串联起来,所以看到的不是一浪高过一浪的推进,不是如山峦高低起伏延绵不绝,而是波浪冲向了一堵墙,穿越墙,又看到一组波浪打向一堵墙。这个后浪也没有前浪好看,这墙也不够多人眼球,那……我在前面累积的所有慷慨激昂却在最后的终点消失殆尽,或许这也还好,怕就怕我这样情绪没有消化口但又续了半桶水,难受。
如果文本做取舍,每个故事里再提炼一些;如果调度换场再聪明一些,一气呵成(类似悲惨世界),感觉我可以给这个戏往3位数打分。
关于女性
我是失望的。当然这种失望很有可能是因为对比从而有了放大。故事四冯铿的那段其实选材是好的,但是硬性加了很多的“女性第一人”那个部分,真的是拖沓而又累赘。这个上文已述,不再多言。
我想说的是表演,真的是弱,之后知道是钱芳的时候还震惊了一下,不应该啊……其实女演员们在其他段落搭戏的时候还挺好的,但一旦成为了核心角色的时候,破音、吃字、情绪不到位等等问题都暴露了出来,可能和故事本身有关,我就是努力想要代入,但我就是提不起劲儿。我是喜欢这个故事主题的(可能因为生于这个时代,对于这个主题习以为常觉得不值一提了,但在当时的时代意义是巨大的),故事也讲清楚了,但是讲故事的人讲的不生动,讲的内容旁枝细节太多,又是在其他人讲得精彩有趣喜闻乐见之后,一下子就成了那块短板。
女性不是如男人般刚强才是ZZZQ,女性是发挥女性优势和特长,做自己能做和想做的事情才是顶重要的。
技术合成及其他
毕竟是首演,很多技术问题也可以接受。但是这个戏对于前排观众实在是太不友好了。倒不是水的问题,而是视觉。因为有机械板,很多层次画面使得前排的视野几乎是0……而音乐在很多对话中的喧宾夺主,让我为各位演员的嗓子捏了一把汗。机械板的频繁调度,那些不合时宜的声音也是这个戏的噪音项。
大量的镜像运用也看得我尴尬。好好交流不好么……镜像不是不能用,能不能统一地用,能不能用的时候分分场合,明明面对面更真实,偏要追求这种形式,却不能锦上添花,不如踏踏实实回归本真。
还想提的是何念式的搞笑(这是我对于何念为了迎合市场而时不时加入的小聪明搞笑的表述)。其实这次已经是最自然最舒服的一次了,尤其是那个鹅,至少不像曾经那样,咯吱得我难受。但就是因为衔接得不到位,润滑得很粗糙,以至于大家的注意点全部涣散甚至错位了,戏的情绪也断了。这个是真真要了命了。如果那些大道具是在演出行进中自然出现,又在戏的行进中自然消失(至少观众不会注意到他的消失),那大概,是原创话剧的又一次进步吧。可是现在后续的戏是静态的,哪怕你把调度拉的足够大,前排灯光足够亮,后排足够暗,观众的心还在那个弹眼落睛的物体中,如何可以跟着你的情绪走。
走出剧场,我在问自己,是不是因为相对来说,我是一个比较红的人,所以我对这个戏太过于宽容了。但是当我回忆曾经看过的那一部部红剧,没有一部像这样留给我思考和回忆的空间和心情。那些看完就忘,保持微笑;这部从那天开始到现在,发过朋友圈,写过问卷调查,最后还来豆瓣写一篇长文。
从对于艺术的执着追求来说,这个戏算是好看的,至少是击中我,符合我的审美的。撇开红剧,这个戏让我看到了五颜六色,让我知道红剧是可以有另一条路走的,是可以符合市场审美的,是可以具有艺术普适性的。
但是也承认,他是不完美的,或者说因为喜爱,所以对他有更高的要求。
很期待正式演出场会不会有改进,但至少这个戏让我有了看到那些在B站或者社交媒体中年轻化二次元化的官媒宣传口径和说话艺术变化而带来的欣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