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知红楼,尚且不满 (original) (raw)
这篇剧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为舞剧小白和红楼梦电视剧观众,舞蹈基础用词一概不知,对红楼梦剧情角色基本了解,随意开评。
我的总体感受:视听美则美矣,观剧如速过关键剧情梗概,角色千篇一律,舞蹈动态不足,走位亮相过多——悬留浮华丽扰人,空冠名著抛内核。
两小时十五分,共一十二幕,平均十一分钟一幕,以这般时长,本剧又如何能细腻地表达每段剧情与感受呢?
因为剧情挑的都是耳熟能详的段落,无需多言,可圈可点之处甚少,分幕写吧。
宝玉自高方凳下,随几道帷幕次第坠于身后,他向台前移步,最前帷幕似竹简帘片,影像投至幕上,开一简“石头记”。
一、入府
开场便觉得借了戏曲许多表现手法,走位与亮相都颇有戏味儿,跳姿颇少,这种感受一直延续至终,若无亮点,后不赘述。
从黛玉进府与众亲悲哭一段,我顿觉不好,音乐突起,但剧情未达浓度,以音乐强行烘托情绪,这种手法糟糕透顶——当今影视剧也好这口。很遗憾,这种感受也一直延续至终,若无槽点,后不赘述。
二、幻境
未被十二钗向后退去的移步感染,音乐起兴与影像投射的“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让我确有一丝感动,这是文字与音乐却非舞蹈的感染力。
首幕,便只能从服饰分开角色,二幕略有预感,及后十幕,十二钗跳统一制式舞蹈的问题愈演愈烈,我愈观愈坐立不安。
三、含酸
宝黛钗三人戏,不知脑中为何浮现“三人转”字眼。
对钗几无塑造,换一女子也无妨,黛便只有这“含酸”的浅薄塑造,由于黛钗塑造得单薄无力,最终演一出姐妹和,也显得更好笑起来。
四、省亲
元春是本剧十二钗中最不同的一钗,皇服遮情,心境有异而情真切,是只假木偶。
余下十一钗,除凤辣子与黛玉的舞蹈有不同编排,另九钗几乎难辨特色,是因舞蹈编排捏出的真木偶。
五、游园
感谢刘姥姥。让本剧活泛起来的一幕全仰赖姥姥,最终观众也为这幕难得的活水演员大声欢呼。
第二天回想,我仍然觉得游园一幕,姐姐妹妹们跳统一制式舞蹈,如此编排十分离谱。虽极尽服饰容颜华美,可如此不分个性花色,如何配得上千姿百态的各类佳人?
直到刘姥姥游园时,佳人们表现才有所不同,但区别也不大。最不同的佳人,是逗趣摆弄姥姥的凤辣子。
幕五加深了我对本剧借鉴戏曲手法的感受,姥姥作丑,宝玉作生,美人们作旦。
六、葬花
若前五幕能对人物多有塑造,我大概会被本幕宝黛共舞、落英缤纷、共读西厢的场景感动。
我一边欣赏着男女共舞,一边抽离地想着,为什么我对红楼人物有基础了解,依然无法与台上共情?
因为宝玉不是宝玉,黛玉未成黛玉,前幕塑炼浅陋,剥出神识游离。
上半场,虽每一幕落幕,观众鼓掌捧场,我只觉自入一场错梦,不由嗤笑。
中场休息,与友吐槽。
七、元宵
热闹非凡,也唯有熙熙攘攘。
八、丢玉
还挺喜欢这段轿戏,利用轿子的空间与抬杆“斗架”。
九、冲喜
若说视觉冲击效果,幕九最好。红白喜丧混办,群舞身着艳赤色服,齐甩出素白袖,声声鞭挞地面。声光电也不错,有频闪配合。
十、团圆
前有多少幕,都将原本娇花般的十二位女儿家,雕得像死鱼眼珠一样木讷。团圆处,我自无情观看,还有困意来袭。
十一、花葬
前奏时,宝玉落座的靠背笔长的高方凳,在幕十一放了十二把。或许高凳代表高高在上的封建桎梏,高背代表层层林立的殉葬墓碑。
十二钗换现代舞装,好在终于有舞,异在突转现代风。我不在意表现形式,或古或今任意,能表现出内核即可,可惜我与编创理解自始至终便不同。
首先,虽然赋予现代含义,她们在努力挣脱桎梏墓碑,可只以甩发状表现,不草率浅淡吗?若书中仅是砸破传统旧习,如此简单直接,那可是好办许多了;正是女子受难无归处,才更觉遗憾。这一出不破不立,手法粗暴,摧了娇花多情。
其次,花葬最大程度地激发了我对统一制式舞蹈的不满。每位女子本来生而不同,长而不同,随原作者勘破幽微,对其可怜之情都各有不同,如今花葬一幕编排,建立了现代的桎梏墓碑,为我们展现,她们连死都个个相同,何其悲哀!
十二、归彼大荒
我唯一能接受的十二钗齐舞之幕。
若说上半场每一幕间隙的鼓掌,我是冷眼旁观,下半场听观众在间隙鼓掌,我频频摇头。
若说本剧与红楼梦哪两处最沾边?
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一大家子,一台大戏,空有热闹与排场;
好一出石头记,够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