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媚俗与非主流 (original) (raw)
去年写这篇评的时候并没想到这部话剧能走出南大、甚至走出南京。
由此可见,真正的好作品总是不会被埋没的
听说剧本改过,希望有机会能再看一遍吧
现在似乎很难看到不迎合主流口味的公开演出了,连外国电影也会在公映之际通过巧妙的剪辑手法将原本的意义变得更加主旋律。
因此,《蒋公的面子》演出二十多场却火爆依然,小百合上天天有人求票,其实反映的是大众对渴望听到另一种声音的需求。
这部剧的切入点很小,只能算得一件文人轶事,甚至因年代久远,再没有人知道这件事的真相。这恰好也给了创作者极大发挥的空间,塑造了三位个性极为鲜明又具有代表性的教授形象。
换了今天来看,国家领导人请你吃饭,谁要是拿着请帖跟别人商量去不去,准被人腹诽:瞧他那显摆样。然而多年以前,还真有人觉得自己的面子比蒋公的面子更重要,管他是蒋校长、蒋院长还是蒋委员长。
时任道是三人之中最为固执的一个,因为蒋政府打死了他参加游行的学生,绝不与他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但他又有个爱书如命的弱点,最后还是书的重要压过了自己的面子与愤怒。又如夏小山所说:“你可以当面骂他嘛。”(全场掌声、笑声)虽然剧中没有写赴宴,但大家都心知肚明,有求于蒋的时任道断不会在宴席上破口大骂,实在太没有风度也太不近人情了。
卞从周则是属于“混”得还不错的,“太子太傅”、蒋家西席。时家都吃不上饭了,他还能借钱给时太太。卞一心想拉时、夏两人赴宴,以书为诱饵,不惜“诈胡”。他虽然帮老蒋说话,但处事还算客观,并不一味媚上,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还在,所以并不惹人讨厌。
夏小山反而是全场最有亮点的一个,只承认蒋院长或委员长,看不上蒋校长,但又想吃火腿烧豆腐,对美食的执着不亚于对学问,显得可亲可敬。通过卞之口,说他为书楼被毁大哭,但吃了两碗面就好了的事情,将人物的个性展现得更加立体。他在时、卞两人的多次口舌交锋中往往起着和稀泥的作用,比如不时问一句“娄之初什么时候来?”之类的无关紧要的话来打破僵局。
几位演员虽然年轻,但对人物的把握极为精准,表演令人印象深刻。
另外还有本剧编剧温方伊所饰的时太太,作为唯一女演员将知识分子生活的窘迫与艰辛展露无遗,这是几位沉迷学术的教授所不能表现的真实生活的另一面。如果少了这位时太太,本剧就又少了几分味道。
场景在文革时期与蒋政府时期切换自如,但文革时期的三位教授个性反而不甚鲜明,不知道是不是被革命小将摧残的结果,连记性也不好了。来来去去只纠结于“火腿烧豆腐”还是“八鲜鲑鱼羹”(八鲜鲑鱼羹只出现了一次是想说明教授们的记忆混乱了吗?反正后面就没有再提。)。这部分的讨论,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引出回忆里的故事。时太太的死,也被时先生简单带过,我们只知道是因为卞交代了蒋公请客的事情导致时太太自杀。
相对于回忆部分的高潮迭起,这部分显得尤其平淡。夏一直不承认去赴过宴,究竟是真不记得还是不愿承认?时太太为什么而死?同时期还关着什么人,他们的命运如何?革命小将除了残暴外,还有没有别的特点?这么多年来三位教授的人生又有了怎样的变化?可以发挥的空间太大了,一味讨论有没有赴宴不免有些可惜和乏味。
一方面毕竟编剧年轻,国内对这段时期的事情又基本采取回避的态度,写起来有些困难;另一方面如果写深写大了很可能喧宾夺主,抢了回忆部分的风头,反而不美。总的来说,文革部分处理得拘谨了些,当然我们也不应过于苛求。
为了增强故事性与戏剧冲突,情节上加入了两次“诈胡”,一是时明知娄之初不在却跟卞打赌,二是卞明知时有所求故激其赴宴。你看,当时的知识分子,连耍心机和玩手段都来得那么单纯可爱,被揭穿了也不过硬着头皮来一句:“我真的忘记了。”
第一次剧情反转有点意思,但第二次就显得有些生硬,感觉是为反转而反转,难道只是为了引出时太太为生活所迫,最后忍不住爆发吗?
为了这次的“诈胡”,还特别在前一幕埋下“借钱”的伏笔。但事实上,不管卞事先知不知道时想运书,在时打赌赢了后提要求时,都会用这一点来引他赴宴,也都会借钱给时太太。即使把卞事先看过信这个情节去掉,剧情依然流畅,主题也不会有影响。
另外,剧中出现大量的辩论,部分确实精彩,体现了人物不同的个性与立场。但哲学方面的交锋,则有些过犹不及。
台词是为人物和剧情服务的,这一段其实只要说明对辩证法的不同看法,并在之后讨论是否赴宴的过程中稍微呼应一下就可以了,对整体情节没有特别大的影响,却用了如此笔墨与篇幅,未免有些浪费。
虽然该剧主要受众为南大学生,且唯物辩证法对大部分人来说也不陌生。但语速较快又没有字幕的辩论之中,观众很难真正思考对白中的真意,基本一晃就过去了,留不下什么印象,反而觉得冗长无味。
况且艺术不应该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何必为了对剧情没什么推动的话题影响整部剧的节奏和重心,也让普通观众听而生畏呢?
整部剧的亲切之处在于很有中国特色:第一,民以食为天,每幕剧都离不开吃,令人心领神会;第二,麻将是国粹,故而是回忆部分的重要道具,令人好笑;第三,夏出场和剧终时都唱了昆曲长生殿里李龟年的唱段,曲调苍凉悲壮,令人动容;第四,茶馆里挂着“空袭无常,贵客茶钱先付”、“官方有令,诸位国事莫谈”,令人哭笑不得;第五,杜大诗人《江村》中的两句挂在时家,“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所求的“自去自来”、“相亲相近”又是如此之难,倒不如一只燕或一对鸥,又令人唏嘘。
另一个亲切之处在于借古讽今,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但是掌声最响的时候,都是大家有所思有所想的时候。写历史,故而可以写得淋漓极致毫不留情,对照现实,亦句句如刺直指人心。
开场前看到演员表才知道编剧是位女生,剧终后听到吕老师的说明才知道这是她大三完成的作业。能完成这样一部不媚俗、非主流的佳作,她的才华自不必说,但更令人惊叹的还是整部作品所体现出的思辨性。
她并没有局限在个人的价值观里,反而赋予三位主角截然不同的立场,让观众觉得好像谁的话都有点道理,是非对错谁也说服不了谁。才使本来很简单的一件轶事,变得这么好看。
才华很多人都有,能写出这样的剧的人却不会多,这里面有南大的风骨在。
衷心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作品出现。
我非文学专业,也不懂编剧。吹毛求疵之处,还望谅解。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