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登台的那个她 (original) (raw)

这篇剧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一部看似混乱,实则构思很精妙的戏。

戏里演得全是演戏的事,看网上大家议论,多喜欢默剧的段落,我倒是觉得默剧前面那对“革命夫妻”吵架最值得玩味。

(一)

故事的背景是抗战时,夫妻二人同在一家报馆工作。

“三八”妇女节那天,妻子想在铺天盖地战争宣传中,挤出一小块地方,刊登一篇表达女人心声的文章。

这文章着实尖刻。

“……大抵在结婚的时候,有三个条件是必须注意到的。一、政治上纯洁不纯洁,二、年龄相貌差不多,三、彼此有无帮助。虽说这三十条件几乎是人人具备(公开的汉奸这里是没有的。而所谓帮助也可以说到鞋袜的缝补,甚至女性的安慰),但却一定堂皇的考虑到。而离婚的口实,一定是女同志的落后……”

这样的文字被妻子读出来,并要求刊登,令丈夫大为恼火。

“是啊,你,包括你们女人到底做过一些什么了不起的政治工作?”他开始嘲笑、奚落妻子,“你们的工作我们全能做,还能做更好,我们天生比你们有强壮、力气,办事也更冷静,这不是你们的错,但你要承认它。”

妻子越生气,丈夫则越兴奋:“哦,好吧,我说错了,有一件事是我们男人确实做不了——那就是生孩子。既然如此,我们就都去做自己擅长的嘛。你怎么就不能像其他妇女那样,回到农村踏踏实实伺候公婆,给我一个一个地生孩子呢?”

妻子开始哀求,只要一天、一次、报纸的一小块地方,行不行?

丈夫变脸作道貌岸然状:“面对国家的危亡、民族的存灭,你还只考虑你们一小群人的利益,多么可耻!”

随后,辱骂、恐吓、殴打都加之于这个弱女子身上。导演急得大喊:“革命夫妻吵架不能这样!”

故事就告一段落了。这是要说明什么?倡导女权吧,还不错。

(二)

直到第二天中午,突然有一个念头闪过,这篇妻子要登的文章好像有点耳熟,于是,凭着残存的台词记忆开始检索,找到了,果然确有其文。

1938年载于延安《解放日报》,丁玲的《“三八节”有感》。

导演,您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么。

年轻时,人多是叛逆的,而方式却是各不相同。我有一段时间喜欢看一类人的书——革命时被批判的人,不管是“左派”、“右派”还是“托派”,我想知道他们究竟错没错,又是错在哪里。于是自然绕不开,瞿秋白、丁玲、王实味等人。

而这类人的悲剧绝少在戏剧中出现,可能太过敏感吧。毕竟“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是我们从小就听的。

描绘圣地的血污,不招人待见。

所以再回想本戏,心中不觉一惊、一寒、又一震。一个女子,只是想在自己的报上登载这样一篇文章,就遭到了至亲的丈夫的如此对待。那丁玲,亲自写这篇文章的丁玲,面对那一个时代,一群革命口号喊得更响的人,又会是怎样的处境呢。

在一片灿烂的革命火焰中看到了那丝黑暗,在一片喧闹的锣鼓声响中听到了那缕哀鸣。她选择告诉大家这个真像,这做法就如她在另一篇文章中所言:

“世界上什么是最可怕的呢,决不是艰难险阻,决不是洪水猛兽,也决不是荒凉寂寞。而难于忍耐的却是阴沉和絮聒;人的伟大也不是能乘风而起,青云直上,也不只是能抵抗横逆之来,而是能在阴霾的气压下,打开局面,指示光明。”

然而指示光明的人,也有可能如剧中那个伟人一般,率先品一杯毒酒(运气好还免费赠两杯哦)。

剧中有一处伏笔,印象也颇深。本剧是戏中戏,在这幕饰演革命丈夫的演员,在上一幕戏里演的就是那个喝毒酒的失明伟人,戏后他说,我下场戏不错,演革命干部,可惜有个神经不正常的老婆……

如果已是活在当下的他,眼中的那个无非要登篇小文的妻子已是如此不可理喻,那愤然挥笔写就此文的丁玲,在当时人眼中又会是个什么样的怪物呢,思之凄然。

一部戏,是否成功,不全在于台词的文采迷倒一片、对话的包袱笑倒一片。而在于它传达的精神,是否是我们可能遗忘却仍需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