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演绎经典还是泼撒狗血? ——评《榆树下的欲望》 (original) (raw)
10月19日 大雨 观《榆树下的欲望》
同行观演的有两位朋友,
一位看到后半段一直在发笑,散场后跟我说:“太狗血了,我看到开头就猜到了结尾!”
另一位朋友,看完之后大呼:“不愧是经典,这剧本写得太好了!”
我(一脸懵)……怎么差别那么大?!
《榆树下的欲望》是美国著名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作品,讲述淘金潮的背景下,在一个每个人都会惊叹美丽的农庄,人们却互相仇恨诅咒彼此。农庄的主人,75岁的Cabot老头娶了3任老婆,生了3个儿子,却依旧孤独。因为他的严酷吝啬,让儿子们对他充满仇恨。在老头外出时,小儿子Eben偷了老头的钱支走了2位哥哥,取得农庄的所有权。而Cabot新娶的第三任老婆Abbie也希望占领农庄,于是Abbie背着丈夫勾引Eben“借种”生下孩子,换取财产所有权,却不料对Eben产生了真感情。为挽留得知阴谋的Eben,她残忍杀死自己的孩子以表明真心。《榆树下的欲望》里有压抑的情欲、癫狂而又懦弱的恨意、病态的利欲与占有欲以及力不从心的不甘与孤寂,对三位主人公的描写都非常丰满,而这种复杂的人性刻画在这一版的演绎中也有所呈现,可以说是比较忠实于原作的一版。
那问题来了,这一出严肃认真的大悲剧为什么会让观众看出发笑的感觉呢?在家庭伦理题材里,或许批判现实的经典和天雷滚滚的狗血只有一线之差?对此,朋友的观点是,一出上世纪20年代的戏,对于那个年代是有批判意义的,但是搬到这个狗血满地撒的年代倒是未能引起共鸣。而作为一名吃瓜群众,对于其中的差别,也有一些愚见,且听我一一道来。
压抑感欠缺
《榆树下的欲望》原剧本中对于榆树的描写,是压抑的、不祥的、硕大无朋的,
“就像两个精疲力竭的女人,将她们松垂的乳房、双手和头发都耷拉在屋顶上。遇到下雨的日子,她们的眼泪便单调地噗噗往下掉,顺着瓦片流失。 ” 在本剧的舞美并没有突出这一点,虽然在舞台设计上,老旧的木屋也有着腐朽的感觉,而榆树却只是被砍掉树桩的存在。
在人物设定上,个人认为最压抑的角色当属于小儿子Eben,他幼年失母,年纪轻轻却背负了母亲对父亲的仇恨,他软弱无能、摇摆不定极易受到摆布。这样的角色该是阴郁而又禁欲,软弱而又歇斯底里的。而在这一个版本的呈现中,舞美和灯光是没有承担太多渲染和辅助的角色,所以难就难在这出话剧真是全靠演技在撑。而小鲜肉苗驰的演绎,却把角色的软弱演成了心智小于16岁未成年宝宝的软弱,特别是在结尾他知道婴儿被杀跪地叫妈的时候,是演出了浮夸而无助的叫唤,而非的内心狂暴而痛苦的呐喊。所以当他疯了一般跑去警局举报Abbie杀婴的罪孽,又突然折返,再到莫名其妙的成长决定一起承担责任的结局,让人觉得无法信服。
欲火中烧不出爱情
Abbie,35岁嫁给老头子的再婚女人,她性感迷人、百无聊赖,又坚定可怕,充满控制欲和占有欲。史可对于Abbie这个角色的演绎,是有抓住角色特点的,无论是勾人的情欲,还是女王般坚决的占有欲,个人觉得都相当到位。
然而,差了一点什么呢?
差了一点爱情。
个人认为,Abbie和Eben的情感有仇恨、有欲火还有母爱但是就是少了一点爱情。虽然你是可以看到在两人的情欲交织是有情的成分,但是女主Abbie在两人的关系中,一来是处于主动的、勾引的位置,二来Abbie取代了男主的母亲的角色,情欲中还混着母爱。在这段关系中,女主是属于牵引、控制、压迫的一方,所以当控制的一方突然丧失理智,为挽留男主的杀婴情节显得非常站不住脚。
另外,究竟是什么影响了我出现欲望多于爱情的判断呢?
第一,苗驰的演绎不够火候,有偶像包袱,除了明显的妈宝恋母情结,在和女主的对手戏中爆发得还不够,两人搭起来有一些突兀。(不过,翻了翻1958年电影版,苗驰的演绎比电影里的木讷男主要好得多。)
第二,这一版本的舞美设计是两层楼的复式老木屋,Abbie与老头Cabot的卧室在楼上,而Eben的房间在楼下,当Abbie与Cabot在楼上造人时,一束灯光从正上方打在了楼下蜷缩着的Eben,以突出此时的Eben内心的寂寞。这里的男主是被动地忍受这种压迫与诱惑,而在原剧本中,Eben的房间和老头房间是同一层,Eben的表现则更为主动。
(原作的描写)“在隔壁房里,Eben立起,心烦意乱地来回踱着。Abbie听到了他的走动声。她两眼死死盯住那堵隔开他们的墙。Eben站住,也凝视着墙壁。两人热烈的眼睛似乎透过墙壁相遇了。他下意识地向她伸出两臂,她半站了起来。他意识到自己的动作,轻轻地咒骂自己,扑到床上,将脸埋在枕头里,两只攥紧的拳头举过头顶。Abbie轻轻地叹了口气。但两眼仍旧停留在墙上,她全神贯注地倾听Eben的动静。”
个人认为,将房间改成楼上楼下,少了剧本中隔墙的互动,就少了非常重要的情节。因这一版的吸引是单向的、压迫性的勾引,而原剧作中的描述呈现的是一种相互的吸引。刚好隔着的一堵墙,也体现了这种吸引是有悖于伦理的。找电影的时候在yotube上看到南非Abrahamse与Meyer制作的版本,猎奇地点开看了一眼,这一版在处理两人的关系上更直白也更接近原作,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上油管看看。
你的翻译腔,我尴尬症
西方文学剧本直接翻成中文版,搬上舞台演绎难免有水土不服的感觉,比如中文版的《战马》,cctv6的译制片直视感让人尴尬不已,演员一开口就让人出戏。虽说《榆树下的欲望》中演员的表演是可圈可点的,但是文绉绉的翻译腔台词,大段朗诵式的独白实在是太毁演技,而且对于观众来说,欣赏是非常费力的。特别是到了本剧的尾声,当Eben得知真相要离开时,女主的情绪应该是撕心裂肺到歇斯底里再到癫狂状态,史可的演绎情绪是有了,但是开口台词就是朗诵腔的“我爱你”,作为观众我不仅没有触动,反而倍感心累。
其实将西方的经典戏剧改成中文版,降低门槛让更多国内观众欣赏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把英文译成中文,这已经是一种改编了,为何不稍微大胆一点呢?不妨假设做一个背景的修整,比如说将19世纪中期的淘金潮背景换成中国的背景,比如说是民国时期中国农村的地主家庭,或是城市中深宅大院的家庭(这里可能很多人会想到《雷雨》),再简化调大段朗诵式的独白,在台本上做一些本土化的改编或许更能让观众接受。
当然,在西戏的改编方面,也有因为实验把原作改low了情况,比如实验京剧《浮士德》,个人认为《浮士德》的台本改的不错,但是把浮士德改成一提到妹子就“我要”,“我要”一副急不可耐的老色鬼形象,这样的设计把饱读诗书学者一秒变成老色鬼,没有表现出人物的复杂,还非常俗套,这也让他在后面的悔悟显得的特别的单薄无力。
因此要改,怎么改?尺度在哪?如何不丢掉经典的魂?如何克服水土不服甚至增添东方色彩呢?这些都需要仔细推敲的。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好多年前我们已经不再看cctv6里的译制片了,为什么现在还要在剧院里听着翻译腔调的戏剧,别扭得坐如针毡呢?
© 本文版权归作者 老沙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