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书郎公子熙的评论(126) (original) (raw)

古代人的梦与死

校书郎公子熙 2025-01-20 22:48:39

与神对话:古人的生死观念与通神技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由五篇文章组成,看似主题各异,读完后细细回味,能够发现它们之间蕴含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中国古代人对死后世界的态度,这种态度由最初的朴素思想逐渐将佛道宗教思想融入其中,得以窥探古人的生死观念和宗教思想的演变。 第一、四章有一定的关联,都契合主题“死”。汉代... (展开)

古代中日关系史

校书郎公子熙 2025-01-14 23:19:33

各取所需:古代中日两国的交流与交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2025年是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经历14年浴血奋战,终于取得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近代以来,中日两国的关系可谓剑拔弩张,日本侵略扩张的步伐从未停止。追溯历史,中日之间的关系似乎更和睦一些。本... (展开)

华北

校书郎公子熙 2024-12-31 09:22:05

千磨万击还坚劲:外国人视角下的敌后抗战图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穿着崭新笔挺的军装,梳着精致潮流的发型,把别墅当指挥部,嫌弃芝麻烧饼难以下咽……这些离谱的情节都出现于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电视剧中,人们也将这类剧集称为“抗日神剧”。抗日神剧的泛滥是对历史的极不尊重,这种娱乐化的表现方式与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的艰辛与不易大相径庭... (展开)

南方的将军

校书郎公子熙 2024-12-23 11:13:32

勘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第84页,第8行,“孙坚的一名护卫拿着孙坚常穿的红色斗篷引开了敌军的追击”一句,红色斗篷 应为 红色头巾。据《三国志·孙坚传》:“坚常着赤罽帻”。“罽帻”是“毛织物制的头巾”的意思。 2、第89-90页,周禺 应为 周㬂,原文如此。 3、第137页,第12行:李述 应为 李... (展开)

繁荣与衰退

校书郎公子熙 2024-11-20 20:50:00

功业凭谁说:11-16世纪市场经济发展状况的讨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不得不说,给这本书写一篇书评是十分困难的事,本书末尾已收录彭慕兰、斯波义信、万志英三人的书评,此三人可以称得上是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书评中既肯定了本书所体现出的独特历史价值,也指出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首先阅读三篇书评,对了解本书主旨与脉络提供了极大的助力... (展开)

崖山

校书郎公子熙 2024-09-21 18:22:41

惟有孤臣雨泪垂:南宋的最后哀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随着短视频和网文的兴起,“崖山之后无中国”的说法甚嚣尘上,许多不熟悉历史的人对此深信不疑。近年来学术界涌现出多篇文章对此进行驳斥。如罗玮发表于《历史评论》2021年第4期的《驳“崖山之后无中国”说》一文指出:“崖山之后无中国”的提法,本质上是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提... (展开)

伦敦血色历史

校书郎公子熙 2024-08-26 14:25:22

血色大地:伦敦的另类历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提到伦敦,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伦敦市是英伦都市圈中心城市,是全世界博物馆、图书馆、电影院、戏剧院、体育场馆数量最多的城市。有19家世界500强总部和7座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位于伦敦。 这当然是伦敦最想展示给世界的内容。然而,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2024年8... (展开)

明帝国与金楼白象

校书郎公子熙 2024-07-08 16:48:07

龙战于野:明朝视角中的明缅战争(附勘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明朝万历年间曾发生过三场大规模的战役:宁夏之役、朝鲜之役、播州之役,史称“万历三大征”。其间耗费人力物力之巨,难以计数。当然,还有一些重要的战役仍不容忽视,明缅战争就是其中之一。 本书即是一部全面叙述明缅战争来龙去脉的非通俗作品,也是个人阅读的第一部相关作品... (展开)

血色战场

校书郎公子熙 2024-06-25 22:08:13

千秋霸业难成功:阿勒颇战役的历史作用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众多十字军题材的电影行列中,《天国王朝》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这部曾遭误解的电影再现了耶路撒冷王国与萨拉丁之间旷日持久的争斗,许多大场面至今仍被奉为经典。影片对哈丁战役和耶路撒冷围城战的艺术化演绎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更突出了主角的骑士精神与抗争精神。就历... (展开)

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

校书郎公子熙 2024-05-29 15:45:08

统治的艺术:明代政治权力中的“分权制衡”(附勘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事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