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珪 (original) (raw)

张守珪(684年—740年6月4日),字元宝陕州河北人(今山西省平陆)人,唐朝将领。

少時為河西主將,守玉門關。身材魁偉,善騎射,性慷慨,受豳州刺史盧齊卿的器重。升至左金吾员外将军、建康军使。开元初年,以战功授为平乐府别将军。開元十五年(727年),吐蕃瓜州(今甘肃安西东南),回紇王君鈮,河隴震動。蕭嵩以張守珪為瓜州刺史,兼墨离军使,修筑城池,屡次击败吐蕃军队,并且修复渠堰以利灌溉,邊境遂安。累官至輔國大將軍右羽林大將軍御史大夫。开元二十一年,被唐玄宗授为河北节度大使,镇守幽州开元二十三年(735年),赴东都洛阳張九齡又勸阻說:“守珪才破契丹,陛下即以為宰相;若盡滅奚、厥,將以何官賞之?”[1]

晚年軍紀廢弛,兵驕將惰。开元二十六年(738年),部将赵堪白真陀罗假传其命令,逼迫平卢(治今辽宁辽阳)军节度使乌知义率所部袭击奚人。奚反敗為勝,唐軍為敵所乘,英杰克勤敗死。他被贬为括州刺史。不久疽发背而卒。一說高適燕歌行》即为諷刺他所作,也有人說是諷刺安祿山

[在维基数据编辑]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舊唐書·卷103》,出自刘昫舊唐書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新唐書·卷133》,出自《新唐書

  1. ^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