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覽 : 布帛部五 - Chinese Text Project (original) (raw)

1

帛:

《尚書·堯典》曰:舜修五禮,五玉三帛。

2

帛:

《周禮·地官》曰: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幣,純帛無過五兩。

3

帛:

又《春官》曰:肆師之職掌立國祀之禮,以佐太宗伯,佐,助也。立大祀用玉帛牲牷。

4

帛:

又《春官·典命》曰:凡諸侯之適子誓於天子,攝其君則下其君之禮一等;未誓則以皮帛繼子男。

5

帛:

又《夏官下·職方氏》曰:并州,其利布帛。

6

帛:

又《冬官·考工記》曰:繼子男執皮帛。謂公之孤也,見禮次子男,贄用束帛,而以豹皮表之為飾。
又曰:湅帛,以欄為灰,渥淳其帛,實諸澤器,淫之以唇。渥,讀如繒人渥管之渥。以欄木之灰,漸釋其帛也。鄭司農云:澤器,謂滑澤之器。蜃謂炭也。《士寇禮》曰:素積白履,以魁柎之。說曰:魁,蛤也。《周官》亦有白盛之蜃。蜃,蛤也。玄謂:淫,薄粉之,令帛白。蛤,今海旁有焉。清其灰而盝之,而揮之;清,澄也,於灰澄而出。盝,晞之,晞而揮去其蜃。而沃之,而盝之。而涂之,而宿之。更渥淳之。明日,沃而盝之。朝更沃,至夕盝之。又更沃,至旦盝之。亦七日,如漚絲也。晝暴諸日,夜宿諸井,七日七夜。是謂水冫柬。

7

帛:

《禮記·月令》曰:季春之月,開府庫,出幣帛,周天下,勉諸侯,聘名士,禮賢者。

8

帛:

又《檀弓上》曰:伯高之喪,孔氏之使者未至。冉子攝束帛、乘馬而將之。孔子曰:「異哉!徒使我不得成禮於伯高。」

9

帛:

又《王制》曰:布帛精粗不中數,廣狹不中量,不鬻不市。
又曰:七十非帛不暖。

10

帛:

又《禮運》曰:后聖有作,治其絲麻,以為布帛。

11

帛:

又《內則》曰:國君世子生,三日,卜士負之,告者宿齋,朝服寢門外,保受乃負之。宰禮負子,賜之束帛。
又曰:婦人,或賜之飲食、衣服布帛,則受而獻諸舅姑。

12

帛:

又《坊記》曰:子云:「禮之先幣帛也,欲民之先事而後祿也。」此禮,謂所執之贄以見者也。既相見,乃奉幣帛以修好也。或云:禮之先辭,而後幣帛。

13

帛:

《左傳·襄上》曰:季文子卒,大夫入斂。公在位,宰庀家器為葬備。無衣帛之妾,無粟食之馬,無藏金玉,無重器備。

14

帛:

又《哀上》曰:邾茅夷鴻以束帛乘韋,自請救於吳。無君命,故言自。

15

帛:

《毛詩·鹿鳴》曰:《鹿鳴》,燕群臣嘉賓也。既飲食之,又實幣帛筐篚,以將其厚意。

16

帛:

《周易·賁卦》曰:賁于丘園,束帛戔戔。

17

帛:

《春秋元命苞》曰:須女四星十二度,主布帛。

18

帛:

《史記》曰:武帝使使束帛加璧,安車駟馬迎申公。
又曰:子貢結駟連騎,束帛之幣,以聘享諸侯。所至,國君無不界迎與抗禮者。夫使孔子名布揚於天下者,子貢先後之也。
又曰:帛千鈞比千乘家。
又曰:陳勝乃丹書帛,言「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得書,怪之。

19

帛:

《漢書》曰:武帝使東方朔射覆,中,上曰:「善!」賜帛十匹。郭舍人曰:「朔,齊人,多變更。致他物射之,中則臣榜百,不中賜臣帛。」朔又中,乃榜舍人。
又曰:館陶公主乃命私府曰:「董君所發,一日金滿百斤,錢滿百萬,帛滿千匹。乃白之。」
又曰:婁護為諫議大夫,使郡國,護假貸,多持幣帛,過齊,上書求上先人冢,因會宗族故人,各以親疏遺以束帛,一日散百金之費。

20

帛:

《東觀漢記》曰:耿純於邯鄲見上,遂自結納,獻馬及縑帛數百匹。
又曰:長安語云:「城中好廣袖,四方用匹帛。」

21

帛:

范曄《後漢書》曰:明帝崩,諸貴人當徙居南宮。馬太后感析別之懷,賜越帛三千端、雜帛二千匹。
又曰:永平六年,洛山出寶鼎,廬江太守獻之於廟,賜三公帛五十匹,九卿、二千石半之。

22

帛:

《續漢書》曰:宋秉,字巨公,拜御史中丞。布被瓦器,居不粟馬,出無從車。車駕幸其府舍,嘆曰:「雖楚國二龔,不如雲陽宣巨公!」賜布帛、帷帷、什器。

23

帛:

《後漢書》曰:公孫述造十層赤樓帛蘭船,蓋以帛飾其欄檻也。

24

帛:

《魏略》曰:陳留邯鄲淳奏《投壺賦》,文帝以為尚書郎,賜帛十匹。

25

帛:

《魏志》曰:張伯英專精於書,凡家之衣帛,必書而後練。

26

帛:

《晉陽秋》曰:董威輦常宿白社地,時乞於市,得殘碎繒,結以自覆;金帛桂綿,則不肯受。

27

帛:

沈約《宋書》曰:文帝袁皇后每就上求錢帛贍家。上性節儉,所得不過錢三五萬、帛三五十匹。

28

帛:

《南史》曰:宋鮑昭嘗謁臨川王義慶,未見知,欲貢詩言志,人止之曰:「卿位尚卑,不可輕忤大王。」昭勃然曰:「千載上有英才異士,沉沒而不聞者,安可數哉?大丈夫豈可遂蘊智能,使蘭艾不辯,終日碌碌與燕雀相隨乎!」於是奏詩,義慶奇之,賜帛二十匹。

29

帛:

《齊書》曰:劉顯將之尋陽,朝賢畢祖道,顯懸帛十匹,約曰:「儉衣來者以賞之。」眾人竟改常服,不過長短之間。顯曰:「將有甚於此矣!」既而周弘正綠絲布褲繡假種軒昂而至,折標取帛。

30

帛:

《梁書》曰:郭祖深清儉,常服故布襦,素木案,食不過一肉。有姥餉一早青瓜,祖深報以匹帛。后有富人效之以貨,鞭而徇眾,朝野憚之。

31

帛:

《後魏書》曰:高允拜中書令。帝幸允第,惟草屋數間,布被缊袍,廚中鹽菜而已。帝嘆息曰:「古人之清貧,豈有此乎!」即賜帛五百匹、粟千斛。
又曰:葦珍,字靈智,累遷顯武將軍、郢州刺史,所在有聲績。朝廷嘉之,遷龍騎將軍,賜驊騮二匹、帛五十匹、谷三百斛。珍乃召集州內孤貧者,謂曰:「天子謂我能撫綏卿等,故賜以谷帛。吾何敢獨當?」遂以所賜悉分與之。

32

帛:

《隋書》曰:文帝嘗遣高颎大閱於龍臺澤。諸軍部伍多不齊整,惟閻毗一軍法制肅然。颎言之於上,時蒙賜帛。
又曰:張定和初為侍官。會平陳之役,定和當從征,無以自給,其妻有嫁時衣服,定和將鬻之。妻靳固不與,定和於是遂行。以功拜儀同,賜帛千匹。遂棄其妻。

33

帛:

《唐書》曰:高祖傾府藏以賜勛人,而又患國計不足。劉義節進計曰:「今義師數十萬,并在長安,樵薪貴而布帛賤。若伐街衢及苑中之樹為樵,易布帛,歲取數十萬,立可致也。又藏內繒絹,匹皆有餘,軸之使申,截剩物以供雜費,動盈千餘萬匹。」高祖并從之,大收其利。
又曰:太宗召太子舍人陸敦信,勞之曰:「爾所錄古先太子善惡之事,多所規諷,誠有可嘉。」因賜帛五十段。
又曰:貞觀中,皇后所生長樂公主將出,降敕資送倍於長公主。魏徵諫以「漢明帝以朕子安得同於先帝子」。后聞之,以為難,可謂正直社稷之臣也。固請遣中使赍帛五百匹賜徵。
又曰:貞觀十一年,賜遭水之家帛十五匹,半毀者八匹。
又曰:王君廓少孤貧無行,以剽劫為業,亡命聚徒,以逆鬢竹器籠人頭,而奪其繒帛。
又曰:開成中,以諫議大夫蕭俶為楚州刺史。俶故相俛之弟。將赴任,延英候辭。上曰:「蕭俛是先朝賢相,筋力未衰,即須一來京國。朕今賜手詔,及賜帛三百匹,以備山谷所乏。」

34

帛:

《戰國策》曰:公子魏牟過趙,趙王坐前有尺帛,且令工以為冠。趙王曰:「公子臨寡人,愿聞所以為天下。」魏牟曰:「王能重王之國若是尺帛,則王之國大治矣!王有此尺帛,何不令郎中以為冠?為冠而敗之,奚虧王國?而王必待工乃使之?今社稷為丘墟,先人不血食,王不以與工,乃與幼艾也!」事具冠門。

35

帛:

《河圖玉板》曰:昆侖以東得大秦之國,人長十丈,皆衣帛。

36

帛:

《韓詩外傳》曰:孔子之齊,遇程丕子於譚、郯之間,傾蓋而語終日。孔子曰:「取束帛十匹,以贈先生。」
又曰:孔子、顏淵登魯東山,望吳昌門,淵曰:「見一匹練前有生藍。」子曰:「白馬蘆芻也。」

37

帛:

《東方朔別傳》曰:武帝幸甘泉,長平阪道中有蟲覆地如赤肝。朔曰:「必秦獄處也。夫愁者,得酒而解。」乃取蟲置酒中,立消麋。賜帛百匹。後屬車上盛酒,為此故也。

38

帛:

《法言》曰:禽獸食人之食,土木衣人之帛,谷人不足於晝,絲人不足於夜,此謂惡政也。

39

帛:

《風俗通》曰:諸侯相贈,乘馬束帛。束為帛,與馬相匹。

40

帛:

崔寔《四民月令》曰:八月清風戒寒,趣絹縑帛。

41

帛:

荀卿《禮賦》曰:爰有大物,非絲非帛,文采成章。

42

帛:

邯鄲淳《上受命述詔》曰:淳作此甚典雅,斯亦美矣,朕何以堪之哉?其賜帛四十匹。